第25章 大商书院!(1 / 2)

第25章大商书院!

帝辛站在王宫的高处,俯瞰着繁华的朝歌城,心中暗自嘀咕。

遥想往昔,女娲以无上神力抟土造人,那一刻,天地同庆,浩瀚功德如倾盆大雨般降下,助她一举证道成圣,成为洪荒中备受尊崇的存在。

三清更是凭借各自超凡入圣的见解与神通,分别建立人教、阐教、截教,广纳门徒,传道授业,在这过程中,汇聚的气运与功德也让他们相继超脱,成就圣人之位,主宰着三界的诸多法则与兴衰。

西方教那两位,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虽地处偏远,资源相对匮乏,却凭借着独特的教义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四处奔波,度化有缘,贷款证道。

从东方大地招揽人才,吸纳气运。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也在一场场机缘造化中,功德圆满,踏入圣人之列,让西方教在三界有了一席之地,声名远扬。

如今,自己亲手推动儒道建立,孔宣立下那般豪迈誓言,手持造化笔与鸿蒙纸,吸纳诸多功德,修为更是一日千里。

本以为他也能顺势成圣,开启儒道的辉煌新纪元,可眼下孔宣依旧停留在准教主之境,虽实力强劲,却与那圣人境界仿若隔着一层薄纱,难以捅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缺了鸿蒙紫气,还是说,证道还是需要别的东西。

不过,无所谓了。

孔宣实力增强,这是好事儿。

随后,帝辛与孔宣一番商议后,决意大刀阔斧地推行文化变革。

他们齐心协力著书立说,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理念,以及治国理政的方略、为人处世的准则一一详尽阐述,这些著作成为了日后大商学子研习的经典范本。

这些东西对于帝辛来说,并不难。

自己能成抄袭的东西太多了。

孔子的,孟子的。

朱熹的,王阳明的等等等等。

不过,帝辛也是很鸡贼删掉了一些东西。

譬如说天人感应学说。

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对于帝辛来说,这肯定是不行的。

我是人皇,老天不能惩罚人皇。

核心思想是孟子的民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聊的差不多之后,帝辛颁布诏令,在朝歌及各大重要城池设立大商书院。这书院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庭院中绿树成荫,书斋内摆满了各类典籍。

书院不仅广纳贤师,还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旨在为大商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诏令明确规定,所有贵族子弟若想入朝为官,必须进入书院潜心学习儒学。

儒学的研习深入到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政治伦理各个层面,唯有精通儒学要义,通过严格考核,方能踏上仕途。

算是一个内部的科举。

当然,帝辛也深知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重要性,允许贵族学习别家思想以拓宽视野、丰富学识,但前提是若想为官,儒学根基不可不扎实。

与此同时,鉴于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文化传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书籍不再是贵族专属的稀罕物,一些平民与奴隶也有了接触知识的机会。

如今,自己铸造货币,加强中央集权,推动郡县制,他都想在郡县设立学院,培养人才了。

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帝辛都感觉至多二十年,自己就可以广开科举了。

而孔宣受帝辛所托,凭借自身卓越的威望与学识,广招门徒。

最新小说: 仗剑问道阿尼玛 死后一千年,我被魔王妻子复活了 综武说书人,小龙女奶成美人榜十 无影剑·血仇录 逆世三杰修仙录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国运修仙:三岁半狗崽崽带飞华夏 综武欢愉赵敏邀月黄蓉痴迷 大明综武:我正德皇帝,悟性逆天 诸天魔修,截胡里番黄蓉头发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