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袁老,值得后世之人永远铭记。
明朝。
朱元璋的眼睛瞪得老大,呼吸都急促起来。
“数千斤!”
“朕打下这大明江山,百姓却依旧食不果腹。”
“后世竟能如此高产!”
他指着金幕上金黄的玉米棒子,又指了指红褐色的番薯。
“此是何物?竟如此高产!”
朱标在一旁解释:“父皇,此乃玉米、番薯,皆是高产之物。”
“番薯尤为耐旱,贫瘠之地亦可种植。”
“据说,是一位名叫陈振龙之人,自南洋带回。”
“这才使得清朝人口暴增。”
朱元璋听到“清朝”二字,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又是清朝!”
“这等利国利民之物,咱大明岂能没有!”
他猛地一拍桌子。
“咱要这番薯!”
朱标迟疑道:“父皇,这陈振龙乃是清朝之人……”
朱元璋怒道:“咱不管他是哪朝之人,只要能为大明百姓谋福祉,便是大功一件!”
“传令,解除海禁!”
“徐达,命你即刻剿灭倭寇,肃清海路!”
“蓝玉,命你督造舰船,招募兵马,准备下南洋!”
朱标心中一惊,劝谏道:“父皇,南洋路途遥远,恐有风险……”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
“风险?咱打下这大明江山,经历的风险还少吗?”
“咱要的不仅是番薯,更是大明的未来!”
“还有,倭国屡屡犯我大明海疆,此次正好一并清算!”
皇宫之中,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棣身上。
“老四,这南洋之事,就交由你去办!”
朱棣心中一颤,连忙跪下领旨。
“儿臣遵旨!”
此时,金幕之上,弹幕纷飞。
“崇祯煤山自缢,可笑可叹!”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叫门天子,奇耻大辱!”
朱元璋的目光被这些弹幕吸引。
“崇祯?叫门天子?”
他眉头紧锁,怒火中烧。
“朕的子孙,竟如此窝囊!”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桌子。
“丢人现眼!”
御书房内,气氛骤然凝固。
朱棣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他知道,父皇的怒火并非只针对那些后世子孙。
更是对他,对所有朱家子弟的警告。
朱元璋指着金幕,怒斥道。
“咱辛辛苦苦打下这大明江山,你们这些不肖子孙,竟如此败坏祖宗基业!”
“咱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他指着朱棣,厉声道。
“老四,你此次下南洋,不仅要带回番薯、玉米,更要给朕长脸!”
“莫要学那些不肖子孙,丢了咱朱家的脸面!”
朱棣浑身一颤。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他重重地磕了个头。
金幕之上,画面继续播放,而朱元璋的怒火,却久久难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