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啊,可是这些敌军太凶猛了,我率领两千骑兵与不到一千的敌军交战,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敌人人数不多,估计我早就死了。"
"无奈之下,我只能冒险突围,向摄政王汇报这一切,希望早日夺回盛京,救回皇上和太后。"
听了济尔哈朗的解释,多尔衮紧锁眉头。
"你确定之前完全没听到过这支敌军的消息吗?"
"摄政王,确实如此,自从大军出发后,凡是百人以上的军事调动都要经过我的手,我不敢有任何疏漏。"
"你是说,你知道情况的时候,他们已经杀入城内了吗?"
"当时我还以为是有人叛变,出去查看才发现是一支来历不明的敌军。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讲汉语的。"
听到这些,多尔衮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不知道敌军到底有多少人,不清楚他们从哪里来,也不了解他们的行动路线,只知道敌人说的是汉话,简直就像对敌人一无所知。
相反,这股敌人显然对他们的情况相当熟悉。
清楚大清军队的行踪,特意选在大军距离盛京最远的时候发动进攻,显然是有预谋的。
"摄政王,会不会是李自成那家伙派出的奇兵?"
"不可能,如果李自成有这样的能力,怎么可能轻易被我们击溃于山海关?"
面对这种假设,多尔衮立刻予以否定。
那么,难道是明军?
可是,在明军里面,又有谁能有这样的胆量和手段呢?
多尔衮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谁能做到这件事。
"现在还不清楚敌人的背景,但现在的重点,是重新夺回盛京,救出皇上和太后!"
"盛京是我大清的根基,绝不能落入别人手里!"
代善插话说:"摄政王,是否应该叫回阿济格和多铎?"
"不行,这时千万不能召回他们。"
"既然已经打垮了李自成,就该顺势追杀他,彻底将其铲除!"
"这一仗我们之所以轻松赢下,是因为李自成完全没有预料到我们会参战。若正面交锋,我们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绝对不能给他一丝喘息的机会!"
尽管胜利了,多尔衮明白李自成并非等闲之辈。
因此,必须要彻底根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