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炮弹常常能一炮穿透两三人,运气好时甚至可以一炮放倒五六个人。
即使没打到要害部位,也通常是断手折脚,丧失战斗能力。
除了六斤重的实心炮弹外,还有一些"大将军"火炮发射的是仅重三两的小炮弹。
与其称它们为炮弹,不如叫子弹更为贴切,一门炮一次就能装二十发。
当然了,这些小炮弹的射程要短许多,大概只有不到三百米的距离,相当于大炮弹的三分之一。
然而此时,最前面的清军已经逼近到距离城墙大约两百米的位置,根本不需要担心射程问题。
虽然威力不如大型炮弹那么猛烈,但一轮齐射下来,几百乃至上千个小炮弹依然能让敌军伤亡惨重、血肉模糊。
"大将军"火炮的射击速度并不算快,毕竟操作流程比较复杂。
每次发射之后都需要清洁炮管内的残留物,然后重新装填火药、炮弹和引信,通常需要耗费两分钟左右才能再次发射一次。
所幸系统召唤出来的神机营炮手个个经验丰富,总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一系列操作。
更重要的是,这批火炮的质量都经过检验,不会像那些大明工部生产的问题炮那样频繁炸膛。
两轮轰击过后,清军就已经成片地倒下,阵亡人数达到了将近千人。
面对如此密集而强烈的攻势,清军感到措手不及,自然会有些骚动。
有人试图靠近盾车后面以寻找保护;
这样做其实也有一定道理,盾车虽然挡不住大型炮弹,但对于小型炮弹还是有一定的抵御能力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伤的风险。
后方一些士兵因为害怕减缓了前进速度,立刻遭到了监督人员的鞭打,只能加快步伐继续前行。
最终,在不断的炮击声中,清军依然勇猛地向前冲杀。
当见到城头上突然开始猛烈还击时,远处观战的多尔衮也不免心头一震:
"这支敌人居然拥有数量这么多的大炮?"
他自己出兵之时确实带走了一大批火炮,由此可见,眼前这些装备显然是对手自己带来的。
但他很快镇定了下来,今日遇到的各种意外已经让他麻木。
而且他也不是没见过这种阵势。
记得两年前列锦之战期间,明朝守卫锦州、松山及杏山这几个地方都有几十门乃至上百门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