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紫禁城。
自打山海关那边战败后,李自成就一路狂奔回了京城。
多铎、阿济格和吴三桂三人带着兵马紧追不舍,追得大顺军喘不过气来。
最后李自成逃回京城时,身边只剩下不到六万人马。
出发时的二十四万大军,就剩这么点人了。
比现在狼狈逃窜的多尔衮还要惨。
皇宫内,李自成召集了手下的将领们,讨论下一步怎么办。
"皇上,是我无能,被那箭矢射伤,弄得全军乱了阵脚,这才被打散!"刘宗敏首先主动承认错误。
可以说,刘宗敏是李自成最看重的人。
李自成设立的五营里,每一营都有制将军、威武将军和果毅将军,地位依次降低。
在这三位之上,还有权将军,可以指挥各营,地位特别高。
这两位权将军就是刘宗敏和田见秀。
李自成挥了挥手说:"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他这点做得不错,知道轻重缓急。
"现在满清的追兵已经到了城下,大部队很快就要攻来了!到底是继续守城还是放弃,大家都说说看吧!"
此时,李自成并不知道多尔衮已经走了,更不知道他已经被朱慈烺打得大败,正在逃跑。
在他看来,马上清军主力就要来了,而他并没有守住京师的信心。
李过第一个开口:"皇上,我们的军队刚刚失败,兵力损失大半,士气低迷,恐怕守不住。我建议撤离京城!"
刘芳亮也附和:"皇上,我也建议撤离京城。满清就是一群强盗,他们在京师抢夺一番就会自行离开,我们可以趁机休息调整,到时候再找机会报仇!"
郝摇旗却反对道:"依我看,清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趁着我们跟吴三桂大战时突然杀出,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高一功也同意郝摇旗的看法:"我也反对撤离京城。我们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还有不少兵力,只要调过来,人数肯定比他们多,又有坚固的城墙,清军根本进不来!"
"对,以前京师在前明手里时,清军几次攻打都没成功。现在我们取代了明朝,怎么可能守不住呢?"
"我不同意固守。我们在长安立国,这京师只不过是前明的老地方,放弃也没什么。"
很快,关于守城还是撤离,一众将领吵了起来。
支持撤离的,都是亲自参与了山海关大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