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己私欲,就连自己亲爹都可以放弃,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
而对于多尔衮遁入草原这一点,朱慈烺并没有感到奇怪。没有重型火炮部队的支持,即便是控制住山海关至京城一带,他也攻不下李自成严密把守的京城。
这也是当初朱慈烺不派人去追的原因之一:让他们继续互相争斗反而有利可图。
只是现在情况变成了吴三桂背叛满清,这意味着除了冒险渡海前往山东外,对多尔衮来说唯一的选择就只剩下蒙古草原了。
听闻此消息,李继周询问道:"殿下,难不成吴三桂真的悔过自新,想为我大明效力了吗?"
"绝对不可能。"朱慈烺回答得斩钉截铁。
李继周困惑不解:"殿下此话怎讲?"
"如果真想效忠于我大明的话,当初先皇下令救驾的时候他就应该立刻带领兵马赶来援助,阻止李自成。"
"但实际上呢?原本几天就能到达的距离,他却整整走了半个多月!等到李自成进入京城之时,他还只走了不到一半路程!"
面对李继周的疑惑,朱慈烺解释说:"现在之所以选择离开满清很简单,因为他们被打败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杨森紧接着提出问题:"那么这样说来,我们只要打出旗帜,吴三桂就会主动归降喽?"
朱慈烺反驳道:"哪里那么简单!要是让我们露面了,估计吴三桂非但不会投降我们,反而会立即重新倒向李自成一方!"
听到这些分析之后,李继周也明白了事情缘由。
他对杨森说道:"将军你这样考虑欠妥。当京城遭受袭击之际,手握重兵却迟迟未前来勤王,先皇因此遇害与他脱不了干系;得知太子殿下在这儿,他肯定害怕受到追究而不敢轻易靠拢过来。"
"公公说得对,在下确实事先思考不够周全。"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人问道。
望向京城的方向,朱慈烺充满信心地表示:"当然是进攻山海关消灭这个叛徒,还有彻底击败李自成,将我们的国都夺回来。"
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他也曾多次考量,究竟该优先处理满清残部还是首先对付李自成。
考虑到蒙古草原广阔无比且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就是满清坚定支持者,甚至军队内部都有不少来自蒙古部落的战士,这就使得熟悉草原地形特点的多尔衮更易隐匿。
若率领队伍去追赶他们,则很可能陷入四处游荡找不到目标的局面当中。历史上即使有诸如徐达、李文忠等名将领多次北伐都没能根除北元朝廷,便是例证。
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对北元王庭发起突袭,导致北元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