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算是最有出息的几个了,其他的就不提了,他们每个人打仗都是挺在行的。
只是老二和老三,不像老四朱棣那样,后来有名气流传得那么广,
因为这两位去世得早,甚至比他们的父亲还早些,所以名号不是很响亮,
可以说老二行事放纵,老三为人严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有本事,
他们的战斗技巧和文化知识是否能比得过朱棣不太好说,
但肯定也相当了不起。而朱棣活得时间长,后面更是当上了皇帝,机会更多,这才有了今天这么大的名气。
可是老二和老三的实力连他们的父亲都非常认同。
而且特别是老三的存在,对于朱棣来说本身就是个不小的威胁。
而且在这个时代,关中和陕西地区是抵抗北元的最关键位置。
山西是北方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之一。
此外,老朱本人就曾经说过:"山西这个地方有山脉河流做天然屏障,出产好马,人们也身体强壮,非常适合培养将才,又离边境近。"
处理蓝玉案的时候,让朱棡负责管理边疆的军队,并且他亲手铲除了不少反叛者来保持区域稳定。
实际上,当时朱棡手上的兵权甚至超过了朱棣,经常给朱棣使绊子。
后来像傅友德、冯胜这样的名将,在朱棡面前也显得没那么强势。
老朱的这几个儿子,都不是真正的无能之辈,
就算有一些孩子被重视较少,但他们仍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即使不是特别受关注,
应有的训练和教导也不会缺少。老朱对孩子的培养确实花了很大心思。
他的收藏也很丰富,如果真心要培养,完全可以把孩子们都锻炼成才。
但老朱总是提到自己过去吃的苦太多了,不愿意后代再吃同样的苦头。
因此大太子尽管学过一些武术,但并不深入,小朱更是几乎没有练习,
未来学习兵法是肯定的,文武双全嘛。
现在,在小朱的要求下,开始更加注重体能方面的练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