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朱允熥之前是在装傻充愣,为的就是保全自己。
现在肯定是在谋划大事,马上就要一飞冲天了。
章禾对朱允熥那可是忠心耿耿,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斩钉截铁地说:
“殿下放心,属下定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说完,就麻溜儿地起身领命去了。
另一边,在朱元璋“驾崩”之后呢,实际上他是诈死,正偷偷地召见心腹太监云奇呢。
云奇走进内室,一进去,就看到朱元璋坐在榻上。
朱元璋的脸色有点白,病恹恹的,不过他的眼神还是那么犀利。
他缓缓开口问道:
“朕的皇孙们听闻朕驾崩的消息,都有何表现?”
云奇恭敬地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直视朱元璋那令人敬畏的眼睛。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用沉稳而又低沉的声音回答道:
“回陛下,皇孙们听闻此消息皆震惊悲痛。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错愕与哀伤,皇孙们当场就泣不成声。其中朱允玟殿下更是呼天抢地,悲痛欲绝。”
朱元璋微微点头,像是对朱允炆表现的一种认可,他的脸上隐隐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神情。
“陛下,还有朱允熥殿下亦跪倒在地,悲痛欲绝,嚎啕大哭,头颅不断撞击地面,头上还碰出血来了呢。他显露出极度的哀伤。”
云奇补充道。
“哦?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允熥向来自卑且懦弱,情绪多变,未曾想他竟有如此深厚的孝心。这倒是值得称赞。”
在朱元璋看来,一个皇孙如此深切地为自己的驾崩而悲痛,这无疑是孝道的体现,是对他这个帝王的敬重。
这时,云奇又往前迈了一小步,他的脚步沉稳而谨慎,再次恭敬地开口说道:
“陛下,臣在东宫门外观察到朱允熥殿下的一名随从,名叫章禾,匆匆离开了此地,他的行进方向似乎指向了宋国公府。”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疑惑,却又不敢妄加猜测,只是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如实禀报。
朱元璋眉头紧锁,眼中流露出困惑。
“嗯?朱允熥想干嘛?他怎会寻求那位滑如泥鳅的宋国公的帮助?这可靠吗?他未免太幼稚、太单纯了!”
朱元璋的面容严肃,显露出深思熟虑的神情。
他缓缓地说道:
“无需关注朱允熥,他那些小手段,能掀起多大的波澜?”
云奇立刻附和道:
“正是,陛下英明!”
朱元璋接着说道:
“这里面我最看中朱允炆,很有他爹朱标的风范。你们瞧瞧,那朱允炆啊,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忠孝,这才是为君者应有的品质。”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云奇。
接着说道:
“朱允熞吗,勇猛有欲,智谋不足。你们看他,就像那只知道横冲直撞的蛮牛。只知一味地向前冲,却不懂得审时度势,这在治理天下上可是大忌。这天下大事,岂是单凭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他高兴的时候,哼,他能扶老太太过马路。不高兴了,他能骑老太太过马路!这像什么话?那得有谋略,得懂得权衡利弊,他呀,还差得远呢。”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气声像是一阵微风拂过树叶,又道:
“朱允熙做事瞻前顾后,没有杀伐果断。就像那在岔路口徘徊的旅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者又怎能担当起这大明的江山社稷呢?这皇位之上,需要的是能当机立断之人,他这般模样,如何能让朕放心地将这万里江山交予他手?”
说到这里,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就像即将有暴风雨来临的天空,声音也低沉了几分,带着些许失望和恼怒:
“最看不好的就是朱允熥,懦弱无能,喜怒无常。每逢大事,没有主见。小事斤斤计较。不过这次,他表现出对我这一片孝心,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不错,有点小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