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功打眼一扫,心里就有数了。他点头道:“我也不骗老弟,我就是来赚你利的。一两日本金,回国能换五两银。一两大明银,在这边兑金子亏,但兑铜钱约值一金。
你把金小判给我,我给你换一百二十两银,外送30贯日本铜钱零花用。银子呢,我建议你留一半,把另一半在我这儿换成永历通宝,以后用铜钱就找我换。
我们的铜币在日本很好使。我再给你加30贯日本铜钱。全算上,我再让你一成利。”
日本高层日常用金子,民间用铜钱,银子则作为计重货币在商人之间使用,质量低劣,只有五成是真银。所以虽然一两金能换不少银,但那是因为银子是劣质货。
明国银质量纯、价格好、卖相漂亮,再加上天朝上国加成,和铜钱一样,对日本货币都有兑换优势。
这里面还有个窍门,日本长期铜矿外流,再加上自己铸造技术不过关,相对于金银来说,铜钱更贵。导致明朝铜钱能高到一兑四。
因此,在明国一两银子换一贯钱,到日本就能换一两庆长金小判,而金小判带回国能换五两银子。如此反复循环,利润足足有五倍之多!
对于朱启功来说,他把日本金带到国内,可以套利;把银子拿去和日本商人套利,又能赚一笔;把铜钱拉到日本换金子,吃五倍利润。
这么一圈下来,他能赚十几倍!
于是,经过一番资产优化,郑诛和现在有170两银子,和40贯永历通宝、六十贯日本铜钱。一贯一千枚永历通宝,能换四贯四千多枚日本铜钱。
一下子,就从手握一百两,优化到了手握二百二十二两。
“你们这些做生意的,跟变戏法似的,哗哗的变出钱。”郑诛和即便来自后世,也只能惊叹牛逼。
金融魔术啊这是,一下子资产翻倍了。
“嘿嘿,里面有秘诀啊。”
朱启功微微一笑,没给来沏茶的春姬好脸色,有些艰难的扶着肥胖的身子起来道:“今天晚上有出好戏,我到时候来接你。”
好戏?
郑诛和起身送别。
“旦拿,他很讨厌我?”春姬皱着小眉头,满脸的不开心。
她刚刚偷偷的在幕后看,只见二人推金换银,不知怎么的,郑诛和就拿到了一大笔钱,感觉朱启功一定是位重要客人。
“不,他只是...有些守旧。”
郑诛和宽慰春姬。
朱启功明显是个保守主义者,对一切外洋夷狄鞑虏都信不过。除非是马千户那种汉化极深的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