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昊抚掉郑诛和肩膀上的灰尘:“灭倭,准备灭倭吧。我们行人司能不能继续活着,生吞日本的金银宝货,全靠此战。
此战若成,这1000两都算做你的银股,剩下四千两我全都不干涉去处。生死存亡,悬于你手。”
话虽如此,郑诛和却不信沈昊没有别的布置。
上次他也是这么说的,转头自己就打听到了更多的消息。
朱启功这几天不就消失了吗?
李准、林正官,也带着淮南人和福建人失去踪影。
生死存亡,悬于我手,你不会和每个人都这么说的吧。
“好,我这就去。”郑诛和再次转身离去。
要搏事业,就要有大决心。
彼可取而代之。
也许等沈昊功成名就走了,下一个司正就是自己呢?
离开行人司,此时郑诛和的心情与第一次见到沈昊时的紧张,有了既然不同的变化。
第一还以为沈昊要自己单独挑大梁,事后发现沈昊只是在测试他的抗压能力与办事能力。
而这次,郑诛和不相信沈昊没有后手。
他猜测,沈昊的计划就是让郑诛和去堵西侧的小田原城,让其他人潜伏在其他道路上。这样东西对调,幕府那边可能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但如果郑诛和不努力出先手,想在生死存亡之刻摸鱼,那后手成不成恐怕还得两说。毕竟小田原城若漏了,让遣唐使回到江户,问题就麻烦了。
所以,郑诛和依然带着倾尽全力的心思,立即奔回了自己家。
可在这关键时刻,怎么才能做到既不和幕府公开撕破脸,又能隐秘的潜行到小田原城附近设卡拦截,还能公正合法的搜查四下山道水路,避免牧野成贞那一般人的亲信走小道穿越山路?
这仿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个要求。
要不公开撕破脸就得找合适的理由。
要秘密潜行就必须不公开身份。
要大规模搜查抓捕,就一定要公开身份,公开身份则等于撕破脸。
危急时刻,郑诛和动起了脑袋瓜。
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