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炼金走出咖啡厅,手里攥着张教授给的名片,心情像坐过山车。
他没想到,自己拉屎拉出来的金子,居然能跟学术大佬挂钩。
“论文署名?这要是成了,我不得成科学界传奇?”他嘀咕着,忍不住笑。
回到仓库,他把名片拍在桌上,盯着那份化验单发呆。
“未知菌株”四个字像块磁铁,吸得他脑子嗡嗡响。
他打开电脑,搜了一堆“细菌发现”的新闻,越看越兴奋。
有个报道说,新菌种命名权归发现者,他立刻脑补“李氏金便菌”。
“要是真成了,我名字得刻在教科书里!”他拍大腿,决定配合张教授。
第二天,他打包了一袋新鲜“原料”,快递寄到张教授的实验室。
附了张纸条:“教授,这是最新货,祝您研究顺利。”
寄完快递,他坐在仓库里,感觉自己像个幕后推手。
网店生意照旧火爆,日销30克,他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但他心里清楚,靠卖金子只是小打小闹,菌株才是大招。
三天后,张教授打来电话,声音有点激动。
“小李,你的菌确实不一般,我从里面分离出一种代谢酶。”
李炼金一听“酶”,脑子有点懵,但还是装懂:“厉害啊,那下一步呢?”
张教授说:“我要测它的基因序列,看看能不能人工培养。”
李炼金眼睛一亮:“培养出来,是不是就能量产金子?”
张教授笑了一声:“理论上可以,但得先搞清楚它吃什么。”
挂了电话,李炼金立刻跑去超市,买了一堆发酵食品囤着。
他还上网查了“厌氧菌代谢”,找到篇论文提到金属离子催化。
“吃金属拉金子,这不就是我的肠子干的事儿吗?”他灵感爆发。
他给张教授发了条微信:“教授,试试加点金盐,看菌吃不吃。”
张教授回了个“好”,然后就没音了。
李炼金也不急,继续忙网店,顺便攒金子当备用。
一周后,张教授带着化验结果找上门,脸色红润得像中了大奖。
“小李,你猜对了,这菌能把金离子转成颗粒!”
他拿出一张显微镜照片,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金色小点。
李炼金凑过去看,激动得差点把桌子掀了。
“教授,这说明什么?我真是炼金术师?”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理论上,你肠道里的菌是个天然炼金厂。”
他又说,这菌株可能是变异种,全球独一份。
李炼金心跳加速:“那咱们赶紧申请专利吧!”
张教授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堆文件:“已经准备好了,你签字。”
李炼金接过笔,手抖得像中风,但还是签了名。
专利名叫“金便菌1号”,发明人一栏写着“张国栋、李炼金”。
签完字,他感觉自己从屌丝正式晋级“科学家”。
张教授临走前拍拍他肩膀:“小李,你可能是生物学界的黑马。”
门关上后,李炼金坐在椅子上,傻乐了半天。
晚上,他打开论坛,发帖炫耀:“我跟教授合作了,专利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