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自然是万分惊恐,不知道朱棣会怎么处置这位铁将军?
“唉,铁铉将军,危矣……”
“是啊,落到皇上手里,恐怕……”
“嘘!小声点!你想死啊?!”
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纷纷,都为铁铉的命运担忧。
……
与此同时,
方孝孺也回到了京城。
这段时间巡视各地,第一批土豆已经种下去了,长势喜人。
快的,再有个把月,就能收获了。到时候也能救天下很多人了……
这天晚上,郑赐、张忱等人,特意为方孝孺设宴接风。方孝孺心情愉悦,也不担心朱棣猜忌,于是欣然赴约。
“奉和,一路辛苦了!”
“是啊,方先生,您可算是回来了!”
“来来来,咱们敬奉和一杯!”
几位建文旧臣,围坐在桌旁,纷纷举杯。
方孝孺微微一笑,举杯回敬。
“诸位,客气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郑赐放下酒杯,叹了口气。
“唉,奉和,有件事……”
“哦?”
方孝孺看向郑赐,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铁铉将军,被押到京城了……”
郑赐的声音,低沉而凝重。
“嗯。”
方孝孺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
“奉和,皇上他……恐怕不会轻饶了铁铉将军啊……”
张忱也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是啊,奉和,您可千万别再……”
郑赐欲言又止,满脸的无奈和苦涩。
“唉,你这?”
他知道方孝孺这牛脾气,一旦认准了什么事,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可是,这回不一样啊!铁铉,那是朱棣的心头大患,眼中钉肉中刺。
方孝孺要是再去触霉头,那可真是……
他们的言下之意也很清楚——
你方孝孺可不能再由着自己了,也得考虑一下朋友啊!
你老是这样作死,大家早晚被你带下沟啊!
呵呵,
方孝孺岂能不知他们的心思?
“诸位放心,方某心中有数。”
啊?
众人面面相觑——
你这是答应了?
还是没答应啊?
但方孝孺现在如日中天,谁也不敢多嘴问下去,也只好随遇而安。
聊了一些建文朝的往事,大家也就散了。
……
回到书房,方孝孺立刻把常威叫了进来。
“主公,有何吩咐?”
常威躬身问道。
“雨化田呢?”
“回主公,桩头大人,正在外间候着。”
“叫他进来。”
“是。”
片刻之后,雨化田走了进来。
“主人,有何吩咐?”
雨化田的声音,低沉而嘶哑。
这段时间,他已经按照方孝孺的吩咐,将暗桩罗网,铺设到了全国各地。
京城内外,更是布满了眼线。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铁铉的事,你可知道?”
方孝孺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回主人,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