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旅途之始(1 / 1)

金秋的阳光洒在大地上,驱散了清晨的薄雾。宋咸鱼和叶清凉告别逍遥门,穿过迷雾森林,正式踏上了前往无边荒漠的旅程。

离开森林后,他们首先通过传送阵抵达了玉溪城——一座位于中部区域的繁华城市。这里是各派修士汇聚之地,也是前往西北方向的重要中转站。尽管才是上午,城中已经人头攒动,修士与凡人交织,形成一幅热闹的画卷。

“比起上次来,这里似乎更加繁华了,”叶清凉环顾四周,略显惊讶地说。

宋咸鱼点点头。随着“勤懒平衡”理念的传播,一些地方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修士们不再只是闭门苦修,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城市建设和日常生活中,这使得修真界与凡俗界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

两人在玉溪城休整一日,添置了一些必要物资后,搭乘一艘前往西北的商用飞舟。这艘名为“疾风号”的飞舟体型庞大,可容纳近百人,由几名筑基期修士操控,主要用于长途客运和商贸往来。

飞舟缓缓升空,城市的轮廓渐渐缩小,最终化作地平线上的一个小点。宋咸鱼站在甲板上,望着下方飞速掠过的山川河流,心中思绪万千。自从得知无边荒漠出现懒神异象后,他胸前的玉佩就一直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飞舟上的旅客来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皆有。航程漫长,人们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闲聊,话题也从天气风物逐渐转向修真界的热点话题——“勤懒平衡”理念和勤修阁的内讧。

“听说勤修阁分裂出来的新修派正在迅速发展,已经吸引了不少散修加入,”一名中年修士说道,“他们主张融合勤与懒的理念,在修炼效率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这个懒人修仙的说法最初听着有些荒谬,”另一位年轻修士接道,“但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我以前总是一天修炼十几个时辰,结果反而进境缓慢。最近尝试了适当休息和冥想,发现效果反而更好。”

宋咸鱼和叶清凉并未参与讨论,只是静静地聆听。听到自己提出的理念在修真界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宋咸鱼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更令他意外的是,当话题转向普通百姓时,他发现“懒神信仰”似乎已经在凡人世界悄然兴起。

一名来自边境小镇的商人兴奋地说道:“我们那儿最近建了个懒神庙,香火可旺了!人们都说懒神保佑聪明人,能让辛苦的活儿变简单。”

“我们村也有,”另一位农家打扮的妇人接话,“自从供奉了懒神,村里人想出不少省力的好法子,连打水挑粮这样的重活都轻松了不少。”

这些话引起了宋咸鱼的好奇。懒神作为上古神明之一,在修真界的认知中一直是模糊而神秘的,怎么会突然在凡人中间流行起来?

“夫人,方便问一下,你们村的懒神信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宋咸鱼礼貌地询问那位农妇。

“算算有小半年了吧,”农妇笑着回答,“最早是村里的王婆婆做了个梦,说有个自称懒神的仙人告诉她,用聪明代替蛮力,生活会轻松许多。醒来后,她想出了一个用滑轮提水的法子,比之前轻松多了。大伙儿见了都很惊奇,慢慢地就有人开始供奉懒神了。”

这个时间点恰好与逍遥门开始有选择地向外界传播“勤懒平衡”理念的时间吻合。宋咸鱼不禁怀疑,这是否也是天道网络和懒神神识影响的结果。

飞舟旅程持续了五天,期间停靠了几座城市补给。每到一处,宋咸鱼和叶清凉都会下船探访当地,了解民情。令他们惊讶的是,越往西北行进,关于“懒神”的传说就越多,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系统的民间信仰。

第七天,飞舟抵达了沙丘镇——西北边陲的最后一座大型聚落,再往前就是人迹罕至的荒原,再往西北则是无边荒漠。

两人在镇上稍作休整,决定先徒步前往更靠近荒漠的村落,了解更多情况。沿途所见,确实如飞舟上那些旅客所言,许多普通村落都开始供奉懒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信仰。

在一处名为“清闲镇”的小镇,宋咸鱼和叶清凉亲眼目睹了一种令人称奇的生活方式。这个镇子不大,却格外整洁有序,居民们看起来悠闲自得,却又不失勤劳。

最令人惊讶的是镇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巧妙装置:水车自动引水灌溉农田;风车驱动的碾磨为居民省去了大量体力劳动;甚至连最简单的推车都经过改良,只需一个人就能轻松运送重物。

好奇心驱使宋咸鱼与当地人攀谈。他们来到镇中央的一座茶馆,这里是镇民聚会交流的场所。茶馆老板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见有外客到访,热情地招待他们。

“两位是从哪里来啊?看穿着打扮,像是修真者吧?”老者笑呵呵地问道。

宋咸鱼点头承认:“确实是,我们来自东部的逍遥门,正在前往无边荒漠的路上。贵镇的巧思令人赞叹,能否请教这种生活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老者眼睛一亮:“逍遥门?就是那个提出省力为上理念的门派?”

宋咸鱼没想到自己的门派在这偏远之地也有名气,略显惊讶地点点头。

“那可真是有缘啊!”老者兴奋地说,“我们镇的理念其实与你们很像呢。我们信奉清闲不是懒,聪明胜过勤的道理,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用最小的力气做最大的事情。”

叶清凉好奇地问:“这种理念是从何而来?”

“说来话长,”老者给他们添上茶,徐徐道来,“大约三年前,我们这儿闹了场大旱,眼看着庄稼都要干死了。镇长梦中得到启示,说是用特殊方式引水能救全镇。醒来后,他想到利用地形落差设计了一套引水系统,确实解了燃眉之急。”

“后来,镇民们从中受到启发,开始思考如何用聪明才智代替蛮力劳作。慢慢地,我们形成了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先把必要的劳动高效完成,然后用省下来的时间思考和创造,发明更多节省劳力的工具和方法。”

宋咸鱼认真倾听,心中感慨万千。这些普通人无意间践行的正是“懒人智慧”的精髓——不是逃避责任,而是用聪明才智让事情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您刚才提到镇长的梦,能详细说说吗?”宋咸鱼问道,隐约感觉这可能与懒神有关。

老者神秘地一笑:“镇长说,梦中有个自称懒神的仙人指点他。现在想来,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那位上古神明吧。我们镇中心有座小祠堂,专门供奉懒神,香火很旺呢。”

在老者的引导下,两人参观了镇上的懒神祠。这是一座小巧而精致的建筑,中央供奉着一尊木雕神像。神像面容和蔼,双目微闭,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与宋咸鱼心中的懒神形象颇为相似。

走出祠堂,宋咸鱼若有所思:“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或许比许多修真者更接近勤懒平衡的真谛。”

叶清凉点头赞同:“是啊,修真界推崇勤修苦练数千年,反而是这些没有灵力的凡人,凭借朴素的智慧,领悟了懒神的真意。”

两人在清闲镇停留了一天,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智慧。临行前,镇长赠送了他们一份手绘地图,标注了通往无边荒漠较为安全的路线。

告别清闲镇,继续西行,宋咸鱼心中的感悟越发深刻:真正的懒,不是对责任的逃避,而是对智慧的追求;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用最优方式完成必要之事,为思考和创造留出空间。

这些无意间践行着“懒人智慧”的凡人,正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修仙界一个重要道理——智慧的力量,有时比纯粹的勤奋更加强大。

最新小说: 血染剑眉 无敌丹田 肝出个大器晚成! 凤烨三界 道祖京都校园重生 攻略反派魔神后,我死遁了 重生杨过:郭伯母,你好烧啊! 洪荒:我帝俊,只想建设洪荒 人在截教,炼道通神! 拣个神炉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