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子的脸色已由先前的一脸调笑,变成了鄙夷,仿佛听到了人世间最大的谎言一般。
“咦?你为何要这样说呐?”高禅有些不解,心中快速搜寻了一番大魏史记,当真找不到他所谓的污天秽地之事。
“算了,算了,像你这样的大魏小民,本王当真找不出大多的意思。不过,本王还是要谢你的。听你之言,本王更肯定了两件事。一是魏国的人丁已不由从前,像你这样的文弱书生也被征调充军,可见多年的天灾人祸,已令魏元气大伤。第二个就是,你们中土之人,对读书的确看得很重,认定了一个文重武虚的事实。”
在说着元气大伤,文重武虚几字时,八王子特地盯紧了高禅,满眼尽是挑衅之色。
是的,八王子说的极对。
高禅也清楚,这些年来大魏天灾连连、人祸不断。
仅大魏大盛十年府学官报上就登了三件天灾人祸的大事。一是上天河崩,北部三州被淹,十数万民死,百万之众无家可归;二是下天河枯,南部三十郡颗粒无收,饥死者近二十万;三是南部召人趁势而乱,叛兵险至下天河北岸,幸天子亲请秦城侯出山,领军二十万,于冬时一季平定乱势,却耗尽了南北水旱赈灾之物,损军也达七万之众。
虽说这些都是实情,但高禅心中仍无法接受,尤其是面对八王子挑衅的眼光。
“哈哈,这些年大魏的确天灾人祸连连,但大魏之境,东起瀚海,西至漠边,北抵草地,南兼荒蛮,地之大,物之博,人之盛。不知与区区北胡的此番争战,能动我大魏几何?所谓文重武虚,仅仅只是你这个外人、外家之言。想我太祖马上得天下,但不知能在马上治天下乎?不能也,故重文仪、重礼仪,从而治天下之顺,福万民,传万世。汝等不习圣人之文,不知圣人言之重也。习文而知理,知理当知忠君报国。知忠君报国何怕死乎,无畏赴死,当天下第一勇也。试问,何为重文虚武?”
高禅一口气说完后,并未去看八王子一眼,而是抬头仰望当空之月,似是对月倾诉自己的心思一般。
好一会儿,高禅才用同样挑衅的眼光看向八王子,一字一顿道:“我不怕你。如你般浅薄,以为令自己的部属学用汉话就可以让魏人与你们两相深知,转而情投意合,进而为你马踏北防铺平道路,减轻魏人对你们敌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圣人的那句“有异存同,则共大利,如异相逼,则以死报焉”,早已深入了魏人的心目中、骨子里,不是你们学几句皮毛就能了解、同化的……”
迎着高禅投来的冷峻眼光,八王子的眼中闪出一丝狠厉,很快又柔和了起来,还透出一种悲悯之情,叹道,“哎,我们胡人是马背上生马背上死,你们魏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比之下,你们的确比我们活的自在一些。但是,你想过没有?这种安宁和安逸却让你们生成了一种深入骨子里的奴性和自大,无事也罢,但凡有事大多只想到畏畏缩缩以求太平,只有真的等到刀架脖子了才会生有一勇,过后又不知自省,还有一样的自以为是……哼!正如你们当今陛下,可笑,可叹……可笑,可叹啊……”
高禅听闻此言,没有丝毫愤怒,而是低下头去,陷入了长久的深思……
半晌,她望向指间绕着枝,低头闻花香的八王子,问道:“我大魏之王乃当世英主,你为何有此言?”
得到的依然是一声冷哼。
八王子冷哼后面正要说出口的话,却被远处传过来的一男子大呼小叫的淫秽之声打断了……
八王子柠起俏眉,高禅也侧了侧耳目。
见到高禅侧耳倾听的动作,八王子戏谑道:“你啊你,真是一个假人。明明想要如此,却又强装君子。”
哈哈哈哈……
(活动时间:1月28日到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