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滨海城头贴出张告示。
告示内容洋洋洒洒数千字,大意如下:
男爵大人决定成立滨海初级文武学校。学制五年。
学校设文化、武艺二科。
所有六岁以上,不满十岁的孩子都可以来学习,每月学费两枚银币。
只要肯宣誓向嬴天潇大人效忠者,每月将不收任何费用,还额外提供饮食住宿。
专业优秀者每年将得到100枚银币的奖励。
优秀者毕业后推荐入男爵大人旗下工作。
这滨海文武学校的告示一贴,满城沸腾。
东秦国的儿童教育全靠私塾,那教书先生也是钱人才请的起的,城中没钱的百姓哪里能接受教育?
许多百姓别说修习武艺了,就是斗大的字都不认识几个。
下太平久无战事,平头百姓入夜以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就只能研究生孩子玩,生的孩子自然多了起来。
城里许多半大的小子早早的就跟着父亲出门做事,学点技能日后也能混口饭吃。
城外许多半大的小字也是早就跟着父亲种地砍柴,学会了种地今后最少饿不死。
只要跟男爵大人宣誓效忠,就能免费上学?
竟有这等好事?
滨海县城的百姓那家不是男爵大人的属民?这宣誓效忠是自然是没有抵触的。
至于到底宣誓效忠的是‘东秦王国东海城滨海县领主男爵大人’还是‘嬴天潇大人’,对平民子弟而言有区别吗?
人群蜂拥而至!
几日之间就有九百多孩童报名,催东来一看不好赶紧设定了最低门槛——头脑不傻手脚健全。
嬴天潇一看不好赶紧叫那工匠队在东城外修建新房。
十日之后。
学校最终录取去了五百多孩童,分成了十个班。
每班一名文先生一名武教头,在加上杂役、厨子、园丁、大夫数名,这滨海城初级文武学校就算成立了。
校长人选不多二想,当然是男爵的结拜大哥催东来!
初级文武学校的文修课程,与催家庄的私塾类似。
初级文武学校的武修课程,与滨海堡垒军营类似。
只多了一门必修课《基础内功》。这门是催东来麻烦小香整理出来的,综合了数百种内功开发出来的。
优点是:这是最温和、最中庸、最不容易走火入魔的内力入门修炼功法,专门给孩子们打基础用,日后几乎可以改修任何功法都不冲突。
缺点是:功法修到圆满,也只能算是江湖中第五流的‘高手’,最多也就能打四、五个普通人而已。
别小看这一点武艺,
在催东来的计划里还有中级文武学校和高级学院,但是嬴天潇做不到。
原因有二。
一个是没有必要。
二个是人才不够。
亏了妖兽建筑队帮忙,入夏之时学校便初步建成。
学校修建在县城以南二里半的平原之上,单薄的围墙圈的地是极其宽广,临时修建的大门里树立着一块大石,数名石匠正在‘叮叮当当’的雕刻滨海男爵的胸像。
围墙之中是巨大的操场,围绕操场摆放了十八块巨碑,上面雕刻了许多粗浅武艺。围墙内多半还荒着
,学校目前只占用了十之一二,二十余间大屋围绕巨大的操场修建。东面十间为教室,西面十间为宿舍剩余几间为先生们使用。
最大的大堂却不是为催校长修建的,那战地巨大的‘殿堂’门前挂着一个牌子——第一食堂。
教书先生都是东海城请来的,那武教头也都是特聘的老镖客。
教的内容都是催东来审核过的。
校长大人规定五天一个教学循环,上四天课修一天。每个循环内催校长大人只有一节大课,每个循环第一天早上的升旗仪式上,当那‘秦’字大旗升起后,催大校长就开始讲课。
第一课为《忠》,以后几课依次为《孝》《仁》《义》《礼》《智》《信》。第八课开始讲起《金刚经》。讲的怎么样不说,至少效果很好。
忙忙碌碌的过了三个月,陆续有四百多学生对着大门口嬴天潇的胸像宣誓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