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溪宛延流淌,溪水清澈见底,不时有淘气的鱼儿跃出水面,颇为美观。
两人蹲在溪边,用葫芦装水。
喝了一口溪水,倍感凉爽,乐无卢收起葫芦,坐在石上,脱下布履,双脚伸入水里。
“勤还没喝够…”在下游的相里勤两眼幽怨看着在上游洗脚的乐无卢。
“啊?”乐无卢手指上游,讪笑说:“你到上游喝。”
相里勤无语,想想还是算了,取出一条带血的布巾在水中清洗。
两人悄然无语,各自在享受惬意的时光。
认识到现在,乐无卢没见过相里勤笑过,对他的身世感到了好奇。
“你怎么从来不笑?”
相里勤闻言,脸显悲伤,沉默地望向流动的溪水。
乐无卢用稳重的态度说:“我们是患难之交,你有事可以对为兄说。”
相里勤欲说又止,最终又是沉默。
乐无卢决定抛砖引玉,先讲诉自己的故事,他面显回忆之色,富有感情说:“我自幼体弱多病,父母为生计在外忙活,我就独自一人呆在家里读圣贤书……
我也没朋友,总是对着一群动物说话,以动物为玩乐……”
后来我死了…说错了!后来我我快死了,又活过来了……”
乐无卢想到哪说到哪,断断续续讲诉自己的经历牵引相里勤。
一刻过后,乐无卢双手抱膝,低头枕臂。
一时间,四周幽静,只有那哗啦啦的流水声,仿佛在哭泣。
相里勤动容了,喃喃讲诉自己的故事:“勤的父亲是墨者,以前我们父子居住山中,父亲非常疼爱勤,教勤剑术,教勤道理……”
乐无卢静静聆听,从而得知相里勤是因为父亲去世了,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所以不会笑了。
而且,他自幼在山中长大,生活与世隔绝,内心单纯如水,不懂人情世故,缺乏阅历,甚至不擅表达情感。
由于父亲是墨者游侠,相里勤继承父业,踏上逮捕大盗的生涯。
乐无卢对战国历史一无所知,但是他看过百家书籍,对百家思想有所了解,其中的墨家,正是乐无卢佩服的一门学术。
随后,乐无卢又从相里勤口中得知他游侠的生活。
跋山涉水,浮踪浪迹,吃的是野菜,偶尔打猎,睡的在山林间,还有那偏僻的里巷…
有时候抓到大盗,挣了赏钱才可以吃一顿美味的酒肉,更多的时候甚至要饿肚子。
……………
邯郸是赵国的都城,位处南面,地势险要,商业发达,也是赵国最繁荣的一座城池。
进入城门,迎面是一条广阔的街道,地面是岩石所铺,极其平坦,行人来来往往,喧闹至极,两侧屹立高楼商铺,飞檐雕栏,牌匾各异,极具古香古色。
乐无卢被古风如画的情景吸引了,左盼右顾,举止极其振奋
相里勤巡视四周,谨慎说:“我们快去备足干粮,然后就离开。”
走着走着,两人被一男子拦住前路,顿时警惕起来。
男子不言不语,睁大双眼打量两人。
乐无卢和相里勤是通缉犯,面对这种目光,不禁绷紧了心。
三人互相对望,气氛异常紧张。
乐无卢和相里勤低头,避开男子,若无其事地走向路边,不料男子紧紧跟着,一双眼睛盯着乐无卢的双腿。
乐无卢和相里勤停下脚步,互望彼此,同时问:“你好友?”
两人同时摇头,目光转向男子。
“你做什么?”乐无卢问。
男子微笑说:“仁兄,你步伐文雅,颇为好看。”
“啊?”乐无卢一脸茫然:我步伐文雅,颇为好看?什么意思?
“仁兄,你可否教我走路?”男子认真说。
听到这句话,乐无卢懵了,用看待神经病的眼神看男子。
两人四目相对,一动不动,仿佛时间停止了。
“这是几?”乐无卢忽然伸出剪刀手,问。
男子神情一讶,急忙说:“仁兄,在下神志正常。在下是燕国人,听闻小说家说赵国邯郸,男子行走文雅,女子行走优雅,故而慕名前去邯郸学步。在下方才见先生步恣颇为文雅,,因此想向你学习。”
听了这个理由,乐无卢和相里勤的脸如蒙阴霾。
“走路也要学习?”相里勤惊奇问。
男子振振有词说:“当然要啊,别人走路好看,我走得不好看。”
这种事是闻所未闻啊!
乐无卢长见识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仁兄,我拜你为师,你教我文雅的步伐?”男子诚恳问。
乐无卢随手一指前方一个幼童:“你看,那个幼童小小年纪,走起路来身体摇摇晃晃就是不倒,将来必是将相之才,你不妨跟他学步…”
男子扭头看去,看到一个正在幼童学步,越看越迷离,直到看到幼童摔在地上哇哇大哭,男子回过头来,却见两人不见了。
“仁兄!你教我学步!”
………
“那人应该有病吧。”相里勤问。
“肯定有病。”乐无卢确定说。
听过那男子的话,乐无卢再来观看行人走路的姿态,发现真如那男子所说,男子文雅,女子优雅,步姿好看。
咦…再看我也该病了!
乐无卢回过神来,忽然闻到一股未曾闻过的香味,扭头一看,那处摊位摆着蒸笼,香味就从笼中冒出来,与现代的包子馒头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