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时间到了才子大会当天,这天王玄元没有穿军装,他穿上了李仙儿准备的才子服,类似于现在的汉服,十分宽大儒雅。
当然他手里的小抄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两人给他准备的诗词加在一块儿有几十首。
虽然他这些天已经努力背了,不过可能是心里比较抗拒,他背的速度并不快。
没有办法只好将小抄放在袖口内,而同样这么做的还有张良玉,这家伙虽然是大家族出身,不过本身不是什么读书的材料。
而且他手里的古诗更多,也没时间全背下来。
兄弟二人是前后脚赶到的才子大会现场,皇帝为了彰显对才子的看重,将本次大会的场地,放在了一个皇家别院。
这个皇家别院修建的十分古朴典雅,还将京都一条河的河水引入别院,将其改造成小桥流水的景致,更是另有一番风味。
本次才子大会的座次,不按身份的高低贵贱来排,而是隔着小河,左边是男才子,右边是女扮男装的才子。座位才子随意挑选,可以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氛围还是十分自由的。
王玄元紧跟着张良玉的步伐,在一个比较偏的位置坐了下来,他俩在这里也没什么熟人,就算是有熟人,人家也都是读书人出身,很少有纯正的军汉。
当然还是有一些才子想过来,和兵部尚书之子,最年轻的大将军,副元帅攀攀交情的。
但在座都是京都的才子,各家的闺秀和才女。他们也不好意思过来拍马屁,这样有失文人的风骨。
这也是那些人比较虚伪的地方,也是他们没有当官太久,如果他们当官久了。就知道脸皮没有什么用,能抱上金大腿得到照顾才是真的。
很快到了才子大会开始的时间,今年能受邀参加才子大会的男才子足有两百多人。
要知道这里大多数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或是像王玄元和张良玉这样有真本事的年轻一辈也在邀请之列。
当然了里面自然也少不了,各家权贵培养的年轻人。
例如赵子云和郑爽,赵子云出身高贵,加上他是七品武者,也算是天纵奇才。
郑爽也不白给,毕竟家世在那里,他本身也是一名四品武者,不过他最得意的是他喜欢文墨,也算是一个小才子,这也是他喜欢谢雨燕的原因。
因为她十分符合才子佳人中的佳人的设定,端庄贤淑,温柔大方,家世极好,所以谢雨燕才是权贵阶层最受欢迎的女子之一。
如今她就在河的对岸,那些女扮男装的才子中间坐着,当然张宝玉也在她身边。
这两个假男人很受到小河对岸,这些真才子们的关注,毕竟她俩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
当然今天在场最有地位的人并不是她们,而是皇帝的两个子女。
皇帝的孩子要比赵子云小不少,因为他是太上皇的第四个儿子,本身就比太子小了几岁,所以他的孩子也要比赵子云小五六岁,他们两人只有十四五岁。
他们是最得皇帝喜爱的皇子和公主,不过他们都做了适当的伪装。
他们就是十三岁的赵传承,以及十五岁的赵灵儿。
这一对皇子和皇女的练武天分都不高,但却十分聪明,文学素养很高,所以很得也很聪明但武学天赋同样很低的皇帝喜欢。
今天也是他们两人特意向父皇申请要来的,目的就是想见一见大梁王朝的青年才俊和大家闺秀。
皇帝认为让两个孩子来见见世面也没什么,毕竟举办地就在皇家别院,防护和安全措施是很有保障的。
此时这一对人间至贵的子女,就坐在河两岸的角落里,仔细观察着在场的其他人,听着他们闲聊,算是增加了阅历。
很快才子大会开始了,这次才子大会的主持人令人十分意外,因为他居然是当今太学的副院长,曾经也是京都名震一时的才子,在考中状元后,被皇帝安排到太学来讲学。
主要原因则是他平民出身,不太擅长官场之道,皇帝很欣赏他的才华,为了保护他,就将他安排到了太学。
不得不说他在文学一道上的造诣真的很高,进入太学只有两年时间,就已经征服了那些老学究,被太学院长亲自上表,给他请了一个太学副院长的职位。
要知道这已经算是个大官了,虽然因为他太年轻,并没给他太学副院长的正常官品,只给了他一个五品官,但这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因为他才只有22岁。
也是因为他这个官儿并没有什么实权,只是一个教书匠,朝廷的反对声音才不是很大。
由此可见这次的才子大会还是很受重视的,不要小看他这个五品官,要知道那可是太学,虽然没权利但却是一等一的清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