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哀思(2 / 2)

“留他在平壤呀……”其实这问题岳冬就想问很久,因为此行若被倭人发现可能随时丧命,但为何一个老父还是坚持要带上一个没什么用,反而是拖累的年少儿子呢?

“留在平壤干嘛呀?”老头继续在问,一对白眉在颤动。

岳冬愣着,他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反问。

老头见岳冬说不出话,自问自答说:“当亡国奴吗?”然后把头侧回去,又凝视着自己的儿子。那苍老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儿子那幼嫩而天真的脸庞。

闪烁不定的火光下,是一脸斧凿般的皱纹。湿润的眼睛低下,是对一个民族的哀思。

手,最终放下了,慢慢的变为拳头。未几鼻子发酸,声音也变得抖颤:“国家都到这份上了……他要是苟且偷生……他怎么对得住他两个哥哥?……我也不认这儿子了!”

一直躺着的岳冬整个人凝住了,心脏也仿佛动弹不得。唯一能动的就是眼睛里那火光里的倒影,还有一身栗然的毛发。栗然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那突如其来,莫名其妙,不可名状的──惭愧。

他此刻于此,只不过是希望左叔叔早日回心转意,只不过是念叨着心兰那句“以死为生”,但求早日相见。除此以外,心里再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但此刻听见朝鲜老头这番话,除了首次感受到朝鲜人对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外,不知怎的,更想起了父亲,想起了左叔叔来。他回忆着两人说话的片段,虽然听不见两人在说些什么,但岳冬隐隐感到,他们是在说,自己心里缺的,就是那点“多余”的东西。

**************************************

天边一片鱼肚白,这荒废的小村依然隐匿在一片乌蓝色的树林里。

晨雾袅袅。踏入农历八月,萧瑟的树林蕴藏着阵阵寒意。

屋里中央亮着微弱的火堆,勉强能看见众人森然而疲惫的表情。地上是杂乱无章的地图。五个人围火堆而坐,当中包括岳冬和朝鲜老头,还有两个中国勇兵。三儿、启东还有另外四人则在屋子四周把风。

今天是侦探小队约定于此准备整顿回平壤之日。

外边不时传来马匹的嘶叫声。那是众人从平壤一路骑来的,到了这儿才放下,然后分头窜进山林侦察,仅留下两人看守喂饲。

“真的没时间了!倭人已经离咱们很近了,咱们绝不可能再数一遍!”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棱角分明,成熟稳重的脸上,正是这侦察小队的队长,左宝贵的近身侍卫──常殿侯。

“但不可能咱们几个数差这么远呀……”这里最年轻的岳冬不忿地说着。

此行对于岳冬来说可以说是阔出去了。一路上他始终忘不了,那晚左叔叔是如何忍受着锥心之痛来把兰儿的信烧掉,也要看到自己欲哭无泪的表情。虽然是下了必死的决心,也知道即便此行有功,左叔叔也未必轻易饶恕自己,但他还是希望此行能化解,哪怕是一点也好,左叔叔对自己的怨恨。所以此行已经艰辛险阻,但力臻完美的岳冬就是觉得不踏实,生怕只要自己稍微有一点松懈,就会失去左叔叔饶恕自己的机会。何况现在三个小队估计的日军数目有如此大的出入?

“丝毫不差才奇怪呢!”常殿侯颇不耐烦的说。

“但不可能差几千人哪!”

“起码咱们知道倭人北路最少有六千人,而不是先前左军门估计的两三千,这,已经是不枉此行了!”常殿侯说着也很是沉重,其余各人也暗捏一把汗,毕竟连大家一向信任的左军门也估计有误。除了在南边派大军压境,倭人竟然不顾窘于财政国力,无惧翻山涉水,补给困难,在北路也押上奇兵大股,绝不是左军门先前想象那样只图牵制。

“我可以一个人去!”岳冬坚定地看着常殿侯。

常殿侯眯起双目看着岳冬,觉得只不过是半年不到的时间,这小子跟以前那个胆小怕事的岳冬真是天悬地隔了,稍稍仰起脸的叹道:“你就真想一去不返,来换你的左叔叔跟你不计前嫌吗?”同为亲军勇兵,大伙都知道左军门和岳冬近来之间的芥蒂,而作为左宝贵近身侍卫的常殿侯自然更是一清二楚。

岳冬否忍不了,欲言又止,目光躲进飘忽不定的火光里,怃然道:“即便我回不去,他对我也不会怎样……”

只见常殿侯无奈地笑了笑:“那你就太不了解你的左叔叔了!”

这时传来急速的草丛声,伴随着三儿哑着声音的喊声:“倭兵来了!倭兵来了!”

;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