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中突然一拍脑袋,像是想到了什么,大声说道:“嘿!我这脑子!光齐!等会儿你写一篇一千字的反思稿给我,我参考参考!”
“记住啊!一定要写得显得我有文化、有派头!还有,记得给我引用两句伟人的话!”刘海中再三叮嘱道。
刘光齐哪敢不答应,虽然心里暗自吐槽原本800字的反思文到自己这儿得多写200字来凑数,但还是一吃完饭就老老实实地动笔写了起来。
阎家这边。
“当家的,今天这事儿,你怎么看?”杨瑞华忍不住开口询问。
“哼!以前还真没瞧出来,这贾东旭上学时成绩平平,没想到处理起事情来,还真有几分本事!”
“是啊!我看这贾东旭,说不定以后真能有大出息!”杨瑞华附和道。
“嗯,我也这么觉得。这样吧,以后你让咱家那几个小子,多去跟贾家走动走动。”阎埠贵提议道。
“哟,太阳打西边出来啦?!你不打算跟他较劲啦?”杨瑞华一脸难以置信。
“嗐!还较什么劲啊!学校那边我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就被这小子算计得死死的。我现在算是想明白了,只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攥在手里,才是自己的。只要能捞到好处,别说孩子们叫他大爷了,就是叫他‘干爹’,我也认了!”阎埠贵老谋深算地分析道。
杨瑞华听后,忍不住夸赞道:“哈哈!当家的,还是你会算计!怎么着咱都不会吃亏!”
易家之中。
“当家的,要不,趁着咱们还年轻,领养个孩子吧!”王翠兰鼓足勇气提议道。由于两口子一直没有孩子,她在家里说话向来没什么分量,说出这番话,已然用尽了她所有的勇气。
易中海并未正面回应她,只是独自默默喝着闷酒。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道:“最近,柱子在找媒婆张罗婚事。你说,要是咱们给他介绍一个听话的姑娘,他会不会念咱们的好,给咱们养老呢?”
王翠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还是回答道:“那也行。柱子心地善良,肯定会念咱们的好,只要他媳妇也孝顺,应该问题不大。不过,你心里有人选了吗?”
“柱子眼光可不低!”王翠兰像是想到了什么,不经意地朝对门方向瞥了一眼。
易中海自然明白自家媳妇的意思。他也清楚,柱子之前确实有段时间总偷看贾东旭的媳妇。可问题是,上哪儿去找一个像秦淮茹那般模样的姑娘呢?城里的姑娘肯定看不上柱子的条件,农村漂亮姑娘倒是不少,但一来柱子不一定看得上乡下的,二来他自己也担心到时候难以自持。
“慢慢物色吧,人肯定得从农村找。最好是没什么根基背景的,这样好掌控。你以后没事儿多找乡下亲戚打听打听。”易中海吩咐道。
王翠兰没有多想,点头应了下来。
易中海没有告诉她,这些年来,何大清从保定寄给何雨柱的信件,都被他私自截下了。不仅如此,柱子最近找的媒婆,也都被他悄悄收买。但凡轮到何雨柱见面的姑娘,易中海都能提前知晓对方的信息,要是觉得对方合适,便会第一时间拒绝。实在没办法,就找人说傻柱的坏话。
俗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在不知不觉中,易中海正一点一点地损耗着自己的福报。
即便已经做了这么多,易中海依旧觉得不够保险。他还打算在近期进厂的工人里,挑选一个父母双亡、毫无背景的工人收为徒弟,妄图为自己的将来再增添一份保障。
(求鲜花月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