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眼眸深处,一抹阴冷的光芒如闪电般一闪而逝,稍纵即逝却又充满了寒意。
然而,苏离对于这大秦朝堂之上投来的众多目光,仿若毫无察觉。
他神色自若,在向嬴政恭敬致谢过后,便大大方方地落座下去。
他心中清楚,自己身为国师,位在三公之上,享受一些特殊待遇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他又怎会在这满朝公卿面前表现出丝毫的怯懦与不自信呢?
大殿上首,嬴政身着一身华丽的黑色绣金长袍,长袍上的金线在大殿内的烛光映照下闪烁着尊贵的光芒。
他头戴帝王冠冕,那沉重的冠冕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威严,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君临天下的气势。
此刻的他,整个人仿佛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宛如一头蛰伏于云端、俯瞰苍生的巨龙,令人心生敬畏。
刚刚苏离入殿之时,群臣们的种种反应,自然都没能逃过嬴政那敏锐的眼睛。
不过,他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并未在脸上表露任何情绪。
此时,他向着李斯投去一道意味深长的目光,嘴唇微微开合,以传音入密之法与李斯交流起来。
“这是在传音入密了?”
苏离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的举动,心中暗自思忖。
这传音入密之法,的确为嬴政与李斯之间的私密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此一来,嬴政只需安坐于幕后,便能对朝堂之上的局势了如指掌,运筹帷幄之中。
这时,李斯会意,稳步迈步走到群臣前方,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
“陛下,如今焚书一事,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施行。而收录天下之学,使之尽归我大秦,此乃利在千秋的大事。”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群臣,神色庄重,“此等大事,必须举办隆重的祭祀之礼,更需要一位德高望重、可承担国运之人,来主持这场意义非凡的藏书大典!”
李斯的这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
群臣们听后,心中都明白当下的局势。
大秦如今正全力推行焚书政令,在这一背景下,选择合适的人来主持藏书大典,显得尤为关键。
这不仅关系到天下学术的归属,更关乎大秦的未来国运。
就在群臣们暗自思索之际,李斯的声音再次在大殿内响起,如洪钟般响亮:“恰好而今陛下册封国师,臣斗胆推举国师来主持这场藏书大典……”
群臣们顿时一片哗然,脸上满是震惊与诧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