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带着所有人在车间里走了一圈,然后向刘东来说道:“站长,咱们地方还是太小了点啊。仓库里面的东西都得尽快搬走,否则很容易影响生产管理。另外,咱们车间的规模将来肯定还会扩大,就这点地方肯定是不够的。”向阳说道。
“我会想办法在旁边重新建个仓库,到时候,把这些东西全部搬过去。地方咱们不缺,就是缺钱啊。后面一大片地方都是咱们的。现在别说从上面拨款了,咱们的工资上面都不想管了。听说要把收购站承包给咱们。让咱们自生自灭。”刘东来说道。
向阳是从后世重生过来的,自然明白这个时期,种花家是比较困难的。改开之后,一大堆的项目直接被砍掉。这里面让后世最扼腕叹息的就是大飞机项目。
这个年代,种花家很多人非常渴望拥抱世界。有一部分人生出了“造不如买”的天真想法。却没想到自己把脖子伸过去,让别人卡住。
这些事情不是向阳能够控制的,即便作为重生者,他也只能一步一步壮大自己,然后慢慢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尽量去弥补一些遗憾。
在眼下,向阳能够做的就是先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然后才能够在时代浪潮来临时伫立潮头。
“一步步来吧。”向阳说道。
向承山对车间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还是很感兴趣的:“向阳,每个人只加工一个工作面,是不是太繁琐了啊?这样会不会影响效率?”
向阳笑道:“爸,等正式投产的时候,你就知道这种作业模式的厉害了。三十个新手说不定能够发挥出三十个高级技工数倍的作用出来。你信不信?”
向承山摇摇头:“这怎么可能?”
“咱们走着瞧。”向阳笑道。
这个年代招工是非常容易的。返城青年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千里马自行车生产车间的招工要求不低。但依然在两三天内把人招齐了。
这里面,有工作经验的四十岁左右的老工人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全都是有高中文化的年轻人。
虽然收购站的招牌不怎么样,但自行车生产车间的诱惑力太大了。年轻人谁不想去生产自行车的车间上班?
至于编制问题。压根没有人去关注。收购站本身就是国营单位。收购站办的工厂,自然也是公家性质。
第一天的培训是乱糟糟的。
向阳直接淘汰了几个不服从安排的年轻人。
“在我们这里,规章制度大于天!就算是刘站长,同样要遵守车间的规章制度。否则不能够踏入车间半步。我们的目标不是不出场残次品,而是绝不生产残次品!我们生产出来的每一辆自行车都要是合格品、优质品!所有人都要完成岗前培训,并且通过考核,才能够正式进入试用期。试用期合格,才能够成为千里马自行车生产车间的正式职工!”向阳说道。
“向厂长,国营大厂都没你们这里的规矩多。”有个年轻人不满地说道。
“那没办法。因为国营大厂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不光是要打败国营大厂,还要打败国外的自行车工厂。现在政策马上就要放开了。将来国外的产品会大量涌进来。我们不提前把竞争力提升起来,将来会被国外工厂打得粉身碎骨。”向阳说道。
“没这么夸张吧?向厂长,国家难道会把国外的工厂放进来把国内的工厂打垮?让国内的工人没饭吃吗?”又一个年轻人站起来,不解地问道。
“问得好。但是国家不这么做,国内的产业就没法进步,没有压力,大家都会躺平、混日子。只有把铁饭碗打破了,大家才会为生存而战。产业才能够进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去战胜国外企业。去砸他们的饭碗!”向阳说道。
向阳的话让在场的年轻人热血沸腾。培训的参与积极性也提升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