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
意识浮出睡眠,但感觉不对。不是平日那种如同冷启动般迅速进入高效状态的清醒,而是像…像隔夜的咖啡,浮着一层令人不适的油膜。昨晚那些混乱的思绪——江屿邮件里扎人的字眼,那个该死的PDF里跳跃的公式,还有她自己跟自己那场没完没了的辩论——在脑子里留下了一片黏腻的痕迹。
她几乎是带着一种愠怒坐起身,阳光已经透过窗帘缝隙切了进来,明晃晃的,有点刺眼。胃里空空荡荡,泛着微酸,像是在抗议着什么。
算了。日程表不会因为她的坏心情而改变。
她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冰凉的水扑在脸上,让她稍微清醒了一点,但那股滞涩感依然盘踞在胸口。她甚至没看镜子里的自己,抓起电脑包就冲出了宿舍,仿佛身后有无形的鬼魅在追赶。
图书馆。三楼。靠窗。她的安全区。
她几乎是扑到那个熟悉的座位上,打开电脑,动作带着一种急于找回掌控感的急躁。熟悉的开机音乐,熟悉的桌面背景,熟悉的文件夹结构这些本该让她安心的元素,今天却像是蒙上了一层灰。
项目文件打开。代码框架整齐地排列着,像一排排沉默的士兵,等待她的指令。
她深吸一口气,将手指放在键盘上。冰凉的触感。
开始吧。StableOptimizer。
指尖落下,敲下这个她自己命名的类名。稳定优化器。多么符合她一贯的追求。
然而,下一秒,一种莫名的阻力感从指尖传来。这个名字,今天看起来尤其地笨拙。
她试图继续。定义参数。learningRate=0.01。maxIterations=1000。
每一个字符都敲得异常艰难,仿佛键盘上覆盖了一层看不见的沙砾,硌得她指尖生疼。大脑里,某个角落却不受控制地开始播放“背景音乐”——不是真的声音,而是江屿在PDF里写下的那个函数名,ChaosDance,像个穿着荧光色紧身衣的小丑,在她思维的屏幕上疯狂旋转、跳跃,还伴随着一行嚣张的注释:“Magichappenshere!”魔法?狗屁!
苏晚晴猛地停下敲击,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太阳穴在一跳一跳地疼。她盯着屏幕上那几行孤零零的代码,它们看起来如此苍白,如此缺乏生命力。
她烦躁地按下删除键,将那几行代码抹去。空白的光标在屏幕上固执地闪烁着。
重新来过。
她再次尝试输入,但思绪却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奔向另一个方向——如果这个学习率不是固定的呢?如果迭代次数可以动态调整呢?如果,如果允许一点点意外发生呢?
“停下!”她几乎是用气音嘶吼出来,引得不远处一个伏案苦读的男生疑惑地抬了抬眼。苏晚晴立刻低下头,脸颊感到一阵灼热。
她在干什么?她在质疑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石!仅仅因为那个混蛋几句轻飘飘的嘲讽和一份看似新奇实则漏洞百出的草稿?
一股混杂着羞耻、愤怒和恐慌的情绪猛地冲上头顶。她啪地一声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动作粗暴得不像平时的她。合上的盖子发出的闷响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回荡,像一声无力的抗议。
不行!她不能被他影响!绝不能!她需要秩序,需要掌控,需要那种冰冷、可靠、不会背叛她的逻辑!
她感到胸口发闷,呼吸都有些不顺畅。她需要做点什么,需要立刻、马上找回那种坚实的感觉,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证明他是错的!对!她要去证明他是错的!用数据,用理论,用无可辩驳的证据把他那套花里胡哨的东西砸得粉碎!她要让他知道,稳定、可靠、一步一个脚印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这个念头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凶狠,像一把溺水之人抓住的唯一浮木,让她瞬间找到了一个可以将所有混乱情绪——愤怒、羞耻、恐慌,甚至那丝不请自来的好奇——暂时导向的出口。这不再是简单的学术探讨,这是…这是她必须赢得的自我保卫战!
她重新猛地掀开电脑盖,屏幕再次亮起。这一次,她的眼神里没有了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专注,一种像是走在悬崖边缘时,必须将全部心神凝聚于脚下的那种专注。她没有再去看那个让她心烦意乱的项目文件,而是直接点开了浏览器。
手指落在键盘上,带着一种几乎要将按键敲碎的力量,快速输入了一系列更为精准、更具领域针对性的搜索查询:CPSOstabilityanalysisnon-convergence(混沌粒子群优化稳定性分析不收敛)
紧接着,她可能又快速清空,换上另一组针对不同方面的关键词:Chaoticsearchparametersensitivitylocaloptima(混沌搜索参数敏感性局部最优)
或者,如果她怀疑江屿可能借鉴了某个具体的混沌映射,她甚至会直接搜索该映射在优化中的已知问题:Logisticmapoptimizationprematureconvergence
(Logistic映射优化早熟收敛)
她需要的是弹药,是逻辑的利刃,是能够精准命中对方理论软肋的数据。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搜集到足够摧毁性的证据。
搜索结果页面弹出。密密麻jamas的英文标题和摘要,像一座等待被攻破的、布满了防御工事的堡垒。
苏晚晴的嘴角,极其缓慢地,牵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绷紧的线条。这并非胜利的微笑,更像是一位准备发起总攻的指挥官,在审视着战场的每一个细节。
江屿,你的混沌理论是吗?很好。就让我用最严谨的分析,最无可辩驳的数据,把你这座看似新奇的空中楼阁,从地基开始,一寸寸地拆解干净。
她点开了搜索结果中一篇标题包含StabilityIssuesinCPSOVariants的链接。但在点击的那个瞬间,一个极其微弱、几乎被她自己忽略的念头如同电火花般闪过脑海:“如果万一这里面真的有点东西呢?”
这个念头快得像幻觉,立刻被她用意志强行掐灭。不!绝不可能!
她的目光锐利地聚焦在屏幕上,像探照灯一般扫视着文字和图表,寻找着可以作为突破口的逻辑漏洞、实验瑕疵、或是被刻意忽略的反面证据。她要找到那个能让整座“空中楼阁”轰然倒塌的结构性弱点。
图书馆的静谧在此刻仿佛变成了某种高压容器。她能听到自己有些过速的心跳声,感受到指尖因为过度用力而传来的轻微麻木感。她的全部精神都凝聚在眼前的文字和数据上,形成一种近乎脆弱的决绝——一种必须通过不断否定对方来维持自身平衡的、高度紧张的状态。
这场名为证伪的理性围剿,不仅仅是为了驳倒江屿,更像是一场她与自己内心悄然滋生的、那个名为可能性的幽灵之间,无声而激烈的搏斗。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