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县现在需要的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产业,
而是因地制宜搞一些力所能及的项目就好。
92年,国内就有好多产品的空白区,
谁提前生产出来,谁就有先发的优势!
卖东西也不难,目前还是卖方市场,
谁胆子大点、嘴皮子溜点、脚丫子累点,
往全国各地跑一跑,就能卖出好多产品。
只是一些观念和见识的问题,
何况是一个县政府在组织推动的。
比如那个科长带队出去打工与个人独自出去打工,
哪个会更有优势?
出去打工受人欺负的概率也小多。
92年,产品出口也不是什么难事,
主要是能清楚地知道哪个国家需要什么产品,
产品的要求又是什么,
这些事情对易星来说当然是easy的事。
易星7年来努力在国内外的布局不就有大作用?
史静在道口县采访了几天,越了解越惊喜,
他联系易学习,必须抽时间做一次专访!
易学习挺忐忑的:
“儿子,我知道自己的水平,”
“道口县绝大部分的事情是你出的主意,”
“现在那个大记者要专访我,”
“我是顶不住了,你必须出面帮我!”
毛娅坐在一旁,乐哈哈的:
老易终于肯放下架子承认自己的不足。
易星摸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
陪易学习出场是迟早的事,
对当前国内外局势的认识,
全球都没有人比易星更清楚的,
何况易学习!
主要是怎么样出面?
让外界诟病或者说成为攻击易学习的把柄,
那就是得不偿失!
官场里,为了权势抓住一点就扣帽子,
颠倒黑白的人比比皆是。
“爸,你要先稳住心态!”
“你想想,道口县已经不少举措都实现了,”
“谁来都可以看到见,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
“你即使说的不清不楚,哪又怎么着?”
“谁能否定眼前的事实?”
“所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易学习点点头,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道口县的采访几天来,不断地发酵,
毕竟之前的易学习在官场里就是一个异类!
但是看到道口县的变化,
官员们都懵逼了:这还是那个替人扛雷的易学习?
赵立春没看易学习的报道之前,
他已经后悔提出更换林城市市长的提案。
为什么?
赵立春提出来,他是有私心的:
去年没有升级为专职的副省长,
打断了他高歌猛进的晋升路。
这就不好了!
他必须比从前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而且,如果秘书帮能捞到林城市市长的位置,
对他来说又是一大助力!
可是,省书记和省长都不是很热衷,
梁群峰不表态,前三把手不支持提议,
赵立春就尴尬啦!
现在他又发现:
秘书帮根本就没有人能担任此职务!
比如李达康,资历太浅,年龄也才32岁,
想当一个地级市市长,正厅级,
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其他的人不是老而没能力,就是不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