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用无可辩驳的“未来事实”,为张松文正名,也让所有曾经小看他的人,重新认识了他的价值。
平行时空的张松文,虽然还待在那间出租屋里,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
之前那种若有若无的轻视和同情,正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敬意和好奇的关注。
这种变化,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实力,永远是硬通货。
而娱乐圈的震动,则更加剧烈和深远。
张松文的案例,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各大影视公司的高层,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开始冷静地分析这次事件带来的启示。
“看来,市场风向可能要变了。”一家以制作流量剧为主的公司老总,表情凝重地说道,“这个光幕,明显是在推崇实力派。”
“是啊,张松文这种类型,以前我们根本不会考虑做主角。但现在看来,只要剧本好,角色好,演技过硬,一样能爆!”旁边的制片人附和道。
“关键是《狂飙》这部剧!题材、剧本、制作,肯定都是顶级的。这才是他能成功的根本。”
“没错!所以,我们不能只盯着流量和颜值了。内容为王,演技为王,这可能才是未来的趋势。”
“立刻调整项目评估标准!加大对优质剧本的投入!发掘更多有实力的演员!”
一时间,“寻找下一个张松文”、“挖掘优质现实题材剧本”成为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那些手握资源的导演和制片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角标准。
“以前总觉得,请个流量明星能保底,现在看来,风险也很大啊。万一演技不行,观众不买账,再大的流量也白搭。”一位著名导演感慨道。
“是啊,你看张松文,没什么粉丝基础,就靠一个角色,直接引爆全网。这说明,观众最终看的还是作品质量。”
“以后选角,演技必须放在第一位!形象可以靠造型,但演技是硬伤,没法救。”
“或许……我们真的该给那些有实力但缺乏机会的中生代、甚至老戏骨,更多的机会了。”
一些经纪公司,也开始调整策略。
“不能再只顾着给艺人炒作、刷数据了。得让他们好好磨练演技,接一些能提升自己的作品。”
“得挖掘一些形象不一定完美,但演技扎实、有潜力的苗子。”
“演员的生命力,最终还是靠作品说话。”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个例,或者认为光幕的影响是暂时的,娱乐圈的规则不会轻易改变。
但无论如何,张松文的“逆袭”,已经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考。
一个属于实力派演员的春天,似乎真的要来了?至少,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
在热烈的讨论中,人们开始更加深入地探究一个问题:
为什么高启强这个角色,能够如此成功?能够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光幕也适时地给出了一些深度解析的视角。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