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众,再一次被张松文的敬业精神所折服。
如果说之前的艰辛付出让人同情和心疼,那么此刻展现出的钻研精神,则赢得了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努力”,而是一种对表演艺术近乎虔诚的追求。
平行时空的张松文,看着光幕中那个为了角色而沉浸其中的“自己”,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共鸣。
是的,这就是他一直以来信奉和践行的。
虽然受限于现实条件,他未必能做到像未来那样系统和深入,但他对角色的钻研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他会为了一个几分钟的角色,跑去体验生活好几天。
他会为了理解一句台词背后的潜台词,翻阅大量的资料。
他会在脑海中,为每一个哪怕微不足道的角色,都构建出完整的人物小传。
只是,这些付出,在过去,鲜有人知,更无人肯定。
而现在,光幕将这一切都呈现了出来,并赋予了它们最高的价值。
他感到自己的坚持,得到了最有力的回应。
那份对表演的执着,不再是孤芳自赏,而是被全世界所见证和认可的勋章。
观众席上,或者说,全球各个角落,观看光幕的人们,此刻的情绪高度统一。
敬佩。
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才是值得尊敬的演员!”
这句话,成为了此刻全球观众心中共同的声音。
不再有嘲讽,不再有质疑,甚至连之前的同情都显得有些多余。
剩下的,只有对这位演员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以及他对梦想那份超乎寻常的坚持,所产生的由衷敬意。
“我宣布,从今天起,张松文老师就是我的偶像!”
“对!不是那种看脸的偶像,是精神偶像!”
“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匠心’。”
“这个时代太浮躁了,我们需要更多像张松文老师这样的演员。”
“希望他未来的路能好走一点,他值得更好的!”
“第十名,实至名归!甚至我觉得,排名低了!”
人们开始自发地维护张松文,反击那些可能还存在的零星质疑声。
他的名字,在这一刻,与“实力”、“敬业”、“坚持”、“值得尊敬”这些美好的词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某个平行时空的导演工作室里,冯刚导演掐灭了雪茄,对旁边的制片人说:“这个人,给我盯紧了。等他这部《狂飙》出来,如果真有光幕上这效果,下一部戏,我要给他留个好角色。”
制片人连忙点头:“明白,冯导。”
在娱乐公司的高层会议室里,女高管也做出了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尝试接触张松文。就算签不到全约,也要争取项目合作。这个人,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老戏骨李老师,则是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假设平行时空也有类似平台)默默地转发了一条关于“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旧文,没有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支持谁。
整个娱乐圈,因为张松文一个人的盘点,而风起云涌。
而在风暴的中心,那个平行时空的张松文,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信念重燃,未来可期!
这八个字,是他此刻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光幕所展示的一切,像是一剂强心针,注入了他一度疲惫甚至有些枯萎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