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善着,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不再是之前那副病怏怏的样子。
而李建设“钓鱼能手”的名声,也在四合院和附近的菜市场渐渐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四合院里有个姓李的小伙子,特别会钓鱼,每次都能钓回很多又大又新鲜的鱼。
甚至有一些同样喜欢钓鱼的人,会特意跑来向他请教钓鱼的技巧。李建设也不藏私,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基本方法告诉他们,当然,关于神秘空间的事情,他是绝口不提的,只说是自己运气好,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那些得到他指点的人,有的还真钓到了比以前更多的鱼,对李建设更是佩服不已。
而最郁闷的,莫过于闫富贵了。他眼睁睁看着李建设靠钓鱼发了“小财”,日子越过越红火,他自己却因为拉不下脸,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一直没去钓过鱼。
他现在是肠子都悔青了,天天在院子里念叨:“早知道我也去了!早知道我也去了!”
他这话,自然也成了四合院里的一个笑谈。每次他这么念叨的时候,许大茂都会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起哄:“三大爷,您现在去也不晚啊!说不定您也能钓个龙王爷上来呢!”
闫富贵被噎得直翻白眼,却又无可奈何。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李建设的日子越过越好,心里暗暗盘算着,下次一定要想个什么法子,从李建设那里占点便宜回来。
李建设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他并不在意。他知道,在这个院子里,想要过得好,就得有自己的本事,还得懂得怎么跟这些人打交道。他现在有了金手指,有了改善生活的资本,他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而四合院里的这些“牛鬼蛇神”,也终将成为他生活中的点缀和调剂品。
靠着钓鱼卖鱼,李建设的生活总算是稳定了下来。手头有了点积蓄,家里也不再是空空如也,米缸面袋都装得满满当当,偶尔还能扯上几尺布,给自己添置件新衣服,或者买些日常用品。他不再是那个饿得前胸贴后背、面黄肌瘦的李建设了,气色好了不少,人也精神了许多。
只是,他依旧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轧钢厂的临时工,活儿不稳定,收入也低,而且之前因为生病,已经好些天没去了,估计那份活计也悬了。在这个年代,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李建设自己也着急,但找工作这种事,也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他只能一边继续钓鱼维持生计,一边留意着有没有合适的机会。
这天傍晚,李建设刚从外面卖完鱼回来,在院子水池边洗手,就碰上了从厂里回来的二大爷刘海中。
刘海中是轧钢厂的一名七级锻工,技术还算过硬,在院里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官迷心窍,总爱端着个领导的架子,对院里的事情指手画脚,尤其喜欢在年轻人面前摆谱。
他看到李建设,鼻子里“哼”了一声,背着手,挺着个微微发福的肚子,踱到李建设跟前,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语气带着几分居高临下和不满:“建设啊,最近看你小子挺悠闲啊?天天不是钓鱼就是闲逛,也不去厂里上班了?”
李建设知道这刘海中是什么德行,也不跟他计较,只是憨厚地笑了笑,说道:“二大爷,我那临时工的活儿,估计是没了。这不正想着找个正经事做嘛。”
刘海中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官腔也端得更足了:“年轻人,就得有个正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像什么样子?你看看院里,哪个像你这么大了还没个稳定工作的?这传出去,对我们整个四合院的声誉都有影响!”他顿了顿,似乎在酝酿什么“高见”,然后清了清嗓子,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说道:“建设啊,二大爷也是为你好。我看你啊,不如去街道办门口义务扫扫大街,也算是为人民服务了嘛!一来呢,能活动活动筋骨,免得闲出病来;二来呢,也能在街道领导面前混个脸熟,刷刷存在感。说不定啊,领导看你勤快,表现好,就给你安排个什么差事呢?哪怕是个扫帚保管员,那也比你现在这样强啊!你觉得二大爷这话,有没有道理?”
他说完,还特意挺了挺胸膛,仿佛自己给李建设指点了一条光明大道。他心里其实是觉得李建设这小子最近靠钓鱼赚了点小钱,有些飘飘然了,得敲打敲打他,让他知道知道,这院里还是他二大爷说话有分量。而且,让李建设去义务扫大街,也算是给他刘海中脸上增光,显得他关心群众,乐于助人。
李建设听了刘海中这番“高论”,心里有些哭笑不得。这刘海中,还真是官迷心窍,说话一套一套的。不过,他转念一想,刘海中这话虽然不好听,但去街道办义务扫地,倒也不是什么坏事。一来,他现在确实闲着,找点事情做做也好;二来,街道办毕竟是政府机构,多在领导面前露露脸,说不定真有什么机会呢?哪怕没机会,能给街道办留个好印象,也是有益无害的。
想到这里,李建设便顺水推舟,脸上露出感激的表情,对着刘海中连连点头:“二大爷,您说得太有道理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这就去!谢谢您老的指点,您可真是我的指路明灯啊!”他这话半真半假,既捧了刘海中,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刘海中听了李建设这番恭维,心里很是受用,脸上的表情也缓和了不少,满意地点了点头,摆了摆手,官气十足地说道:“嗯,孺子可教也!去吧去吧,好好干!有什么困难,就来找二大爷!”说完,便背着手,迈着四方步,心满意足地回自己屋里去了。
李建设看着刘海中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四合院里的人啊,真是一个比一个“有戏”。
第二天一大早,李建设还真就找了把破旧的扫帚,去了街道办事处。这个年代的街道办,大多是些平房,院子也不大。李建设找到街道办的负责人,说明了来意,表示自己愿意义务打扫街道办门前和院子里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