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白一脸不解,周易解释道:
“你我之间有时间差,东西到了我手中,会自动补全缺少的时间……这是正常现象,无需惊讶。”
正常现象?
李白的疑惑没有解开,反而更觉神奇。
一息之间就补全了上千年光阴,师父居然说是正常现象?
古籍上说得没错,得到成仙之人都极为谦逊,反而是那些庸碌的方外之人,浅薄自大,骄横傲慢,毫无修道之人的德行。
来到小院,正在练剑的公孙大娘见到李白,收起宝剑过来打招呼:
“你就是大诗人李白呀?我是公孙大娘,道号石榴仙子,史书上说你精通剑法,正好咱们来比一比,如何?”
周易听得眼皮一跳,就你那个从天而降的剑法,不得给诗仙来个对穿肠啊?
他赶紧制止道:
“比剑的事以后再说,你先带李白熟悉熟悉这里,各种家电用品都介绍一遍……李白,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她,不要不好意思。”
说完,周易就捧着狮纹金瓶和书稿回了房间。
金瓶摆在桌子上,他小心打开书稿,看到里面是一封书信和一卷向寺庙捐献财物用的敬献帖。
帖子的内容很简单:
【蜀郡绵州昌隆县商贾李客拜谒混元宫掌教,敬献西域金瓶一对,祈求家运盛隆、亲眷安康】
西域金瓶?
怪不得这金瓶上面的鎏金花纹是狮子呢,应该是中东那边的商贾运来的。
不过也幸好是狮子花纹,要是换成龙凤,李白家就僭越了。
李客没提周易的道号,应该是为了避仙人的名讳尊号,同时也担心被回绝,所以把两个金瓶献给了混元宫,而不是周易本人。
不过有了这幅历经数百年光阴的敬献帖,倒是能解释狮纹金瓶的来源了……这要在加上金刀和石碑,混元宫自己就可以搞个汉唐文物展。
正好也可以用这些文物,来证明混元宫“历史悠久”,并不是“距离百年老店还差九十九年”的现代道观。
只是办过展览之后,这些宝贝很快就会被各级博物馆“借”走,最后转借到号称文物黑洞的国博,一去不复返。
而道教协会,大概率也会空降几位紫袍或金袍道长来混元宫指导工作……算了算了,还是遵从老君“清静无为”的思想,别瞎鸡儿折腾了。
折腾来折腾去,万一把混元宫折腾到别人手上,爷爷泉下有知,那还不得给自己几巴掌啊?
收好敬献帖,周易又小心翼翼打开了李客的书信。
信的内容就多了,而且还极为客气,估计李客被儿子带来的物品惊得够呛,把周易当成了真正的神仙。
开头几段的客套话之后,李客在信中试探着询问,能不能将李白带回去物品当成祥瑞献给当朝陛下。
超时代的物品空降到古代,不仅会对古人的内心造成冲击,生活方面也会大受影响。
要是传出去,估计各地的盗贼以及蜀郡的官员,都会上门索取讨要,甚至还会以不合礼制为由,强行收走。
李客觉得与其被人强取豪夺,不如主动献出来,换取一些庇护,让贫瘠的家庭得以延续。
当然,这话就过于自谦了,李白家里虽然是商贾,却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否则李白游历期间,也不会拿出三十万钱去资助别人了。
李白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从没为钱财发过愁,原因就是他家大业大钱多,不管怎么造,都有家里兜底。
信的最后,李客作为老父亲,求周易教李白一些傍身的本事,还一再表示:
“犬子愚钝,蒙昧无知,还请仙长多多栽培。”
看到愚钝两个字,周易嘴角一抽……要是诗仙愚钝的话,那我们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低能儿!
看完信,周易小心收好,把金瓶和敬献帖一并收进箱子里,然后去厨房开始做早餐。
徒弟来了,早餐得丰盛点儿。
周易摘了个嫩南瓜擦成丝,再磕两个鸡蛋,跟面粉搅成糊糊,用平底锅摊了一些南瓜丝煎饼。
然后又蒸了几根腊肠,用干辣椒炒了一盘芥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