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将军,小人萧羽,陕州城三里村人士。”
萧羽再次抱拳,恭敬回答。
陕州城,三里村?
丘行恭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
萧羽看他的外貌,心中了然,果然是他。历史上的悍将,丘行恭。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14,高于秦琼、程咬金)。
以勇猛忠诚著称,尤其以“让马救主”的事迹闻名,是李世民最信任的武将之一。
虽不如尉迟敬德、秦琼知名度高,但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但他并未有多少敬畏,反而升起一股豪情:总有一天,我萧羽之名,亦将响彻天下,甚至……超越你!
不过,这年轻人的谈吐和胆识,确实不像寻常农家子弟。
“既然如此,选择边防兵,便无需再选其他。”
丘行恭缓缓的说道,目光再次落在萧羽身上,“你可确定?”
“小人确定!”
萧羽毫不犹豫地应道。
他要的就是这个!
边防兵,才是他快速变强的最佳选择!
周围的新兵们,听到萧羽竟然主动选择边防兵,顿时一片哗然。
疯了吧?
边防兵,那可是要真刀真枪跟敌人干仗的啊!
谁不知道,除了边防兵其他的军种都比这个要好?
最不济当个火头军也行,最起码能保命。
王虎等人更是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萧羽。
这家伙,脑子没问题吧?
丘行恭看着萧羽,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萧羽…”
他喃喃念着这个名字。
“好,萧羽,本将记住你了。”
丘行恭意味深长地看了萧羽一眼,似乎想起了什么,又似乎只是随口一说。
“希望,你不会让本将失望。”
丘行恭说完,点将台下便走出一排排身着不同颜色号服的校尉。
他们径直走向新兵方阵,目光锐利地在人群中扫视,挑选着合眼缘或者看起来强壮机灵的新兵。
剩下的新兵们,开始战战兢兢地说着自己的擅长,决定自己的去向。
“校尉大人,我擅长打渔、摸虾。”
“校尉大人,我擅长打猎、爬山。”
“校尉大人,我擅长耕地、砍柴。”
“校尉大人,我擅长打铁、磨刀。”
......
“那边那个!对,就是你,出列!”
“你!还有你!跟我走!”
场面顿时有些骚动,被点到名字的新兵,脸上或是惊喜,或是忐忑,急忙跑出队列。
萧羽看到有的校尉挑选的多是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壮汉,那应该是重步兵或者陌刀队。
有的军官则偏爱身手灵活,眼神机警的年轻人,可能是斥候或者弓箭手。
还有些军官,直接带走了那些看起来有些文化,识字的后生,估计是文牒或者后勤。
大部分人,报完擅长后都希望远离危险的战场。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最终,大部分却被安排到了边防兵。
看来,大唐是真的要动手了。
统一诸侯的大战,已经迫在眉睫。
很快,竹制的军牌发放下来,是身份的象征。
若战死沙场,这便是认尸的唯一凭证。
血染的军牌,也是归乡的最后路引。
萧羽接过属于自己的军牌,上面刻着:
“陕州城,三里村,萧羽。”
握着军牌,萧羽心中充满了期待。
战场,才是他真正的舞台!
杀敌,变强,变强!
他要在战场上,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
这时一名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折冲都尉大步上前,对着萧羽他们这边吼道。
萧羽一看此人就是多年的老兵油子。
“从今天起,你们便是大唐边防营的一员!”
“记住,边防兵,只有战死的兵,没有逃跑的卒!”
“现在,各队队正,带你们的人去营区报道!”
“边防兵的新兵们,都跟老子来!”
萧羽随着人流,跟着那虬髯都尉离开演武场。
王虎和其他陕州城的同伴留在原地等待前往后勤营区,看着萧羽的背影,神色复杂。
“唉,羽哥……太冲动了。”王虎叹了口气。
边防兵的营区明显比刚才经过的地方更加肃杀。
帐篷搭建得更为密集,也更为简陋。
这里的气氛,与刚才演武场的热烈和新兵区的茫然截然不同。
这里,是真正的战场边缘。
虬髯都尉将他们这近一千新兵带到一片空地。
空地旁,立着一排排粗糙的木桩和沙袋。
“到了!这就是你们以后吃饭睡觉操练的地方!”
“老子叫张彪,是你们这批新兵的总教头!也是训练你们的都尉。”
张彪双手叉腰,鼻孔朝天,目光凶狠,一嘴大黄牙!
“别以为进了边防兵,可以享受火长岁俸就一步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