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郑家祖坟前,林默蹲在墓碑旁往洛阳铲上抹朱砂。铲头刚碰到泥土就“嗤“地冒起青烟,地底下传来指甲刮木板的声响,频率快得像发电报。
“郑主任,“他对着墓碑上的照片咧嘴一笑,顺手把铲子往土里一插,“您这欢迎仪式比海底捞还热情。要不咱们改吃火锅?鸳鸯锅,您要清汤还是红汤?“
照片突然渗出黑血,郑守业的眼睛在泛黄的相片里诡异地转动,眼珠子骨碌碌盯着林默背后的包裹——那里装着从当铺带来的七盏引魂灯,灯罩上还贴着“易碎品“的标签。
地窖里那位今早特意嘱咐,开棺前得先摆个“七星问路阵“(招魂问凶的仪式)。林默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摆灯,嘴里还念叨:“天枢、天璇、天玑...这灯位比星座还难记...“
第七盏灯刚放到“摇光“位,灯罩就“啪“地爆裂。滚烫的灯油溅在墓碑上,腐蚀出七个歪歪扭扭的字:
“开棺者,偿命来“
字迹冒着青烟,散发出一股腐臭味。林默从背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纸人,用朱砂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生辰八字,又顺手画了副墨镜。
“早说啊!“他把纸人往墓碑前一放,“给您烧个替身,要林志玲款还是迪丽热巴款?要不整个蔡徐坤?能唱能跳还能打篮球。“
铁锹挖到第三下就碰见硬物。掀开土层,露出口褪色的红漆棺材——棺盖上用金线绣着幅春宫图,男女面容赫然是郑守业和周雅茹。绣工精细得连表情都栩栩如生,只是周雅茹的眼睛部位被反复绣了好几层线,显得格外狰狞。
“嚯!“林默吹了个口哨,掏出手机拍照,“郑主任您这陪葬品挺别致啊?阴间还搞文艺复兴?这绣工比现在某宝爆款强多了。“
棺盖刚撬开条缝,七根金针就“嗖“地射了出来,带着破空声。林默一个后仰,针尖擦过脸颊钉在身后的槐树上,树皮瞬间发黑溃烂,冒出刺鼻的白烟。
“暴雨梨花针?“他抹了把冷汗,从兜里掏出个铜镜照了照伤口,“您这是盗墓笔记看多了吧?唐门暗器都整出来了?“
棺材里铺着件华丽的苏绣嫁衣,金线牡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花蕊处缀着细小的珍珠。林默刚要用桃木剑挑起来检查,嫁衣突然无风自动,袖中伸出只青灰色的手,指尖涂着鲜红蔻丹,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暗红色的污渍。
“周小姐?“他后退半步,桃木剑横在胸前,“您这出场方式比女鬼还女鬼...要不咱们先加个微信?“
嫁衣下的尸体早已化作白骨,唯独右手完好无损——掌心握着卷发黄的绣样,上面是幅未完成的并蒂莲。林默小心翼翼地展开绣样,背面用暗红色的丝线绣着一行字:
“苏绣非我所绣,金线非我所用“
字迹娟秀,但每个笔画都在颤抖,最后一针甚至歪歪扭扭地扎出了布料。
地窖方向突然传来声凄厉的嚎叫,接着是铁链崩断的巨响。林默的手机自动播放起《大悲咒》,阴德账户弹出鲜红的提示:
“侦测到怨气暴走,建议立即超度“
“老爷子您冷静!“他对着手机喊,顺手把绣样塞进防水袋,“您儿媳妇的绣花技术确实不咋地...这针脚比我奶奶缝的鞋垫还糙...“
白骨右手突然抓住林默手腕,冰凉刺骨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哆嗦。眼前闪过走马灯般的画面:
三十秒。
年轻的郑守业将金针扎进绣绷,针尾连着细如发丝的金线;
昏迷的女子被强行套上周雅茹的嫁衣,金线刺入她的指尖;
并蒂莲绣到一半时,女子突然吐血,鲜血染红了绣绷...
“卧槽!“林默猛地抽手,手背上已经浮现出细小的针眼,“郑主任您这是搞代工啊?流水线作业?“
嫁衣突然无火自燃,幽蓝色的火焰中是七个痛苦挣扎的身影。林默抄起引魂灯往火里泼雄黄酒,火苗“轰“地蹿高,在空中组成个地址:
“姑苏镇,绣娘坊“
字迹维持了三秒就消散成火星,落在地上组成了个箭头,指向东南方向。
傍晚的当铺里,林默用紫外线灯检查绣样。金线在紫光下显出诡异的纹路——每段丝线里都缠着根头发,在放大镜下能看到毛鳞片上的血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