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奇怪的是,以往随意一瞥便能见到的瞎子身影。
如今刻意寻找,却再未见其踪迹。
不过,若若颇具耐心,绝非轻易言败之人。
终于,在某次购买糖人之时,若若瞧见了瞎子叔叔。
她兴奋地立刻拽了拽身旁的两人。
“先生,哥哥,快看!”
于是,苏渝和笵咸同时转身,望向若若所指之处。
然而,空无一物,唯有街角处落叶飘零。
若若瞪大了眼睛,眉头紧锁。
瞎子叔叔,犹如一道闪电,‘嗖’地一下,消失无踪!
岁月流转,冬去春来,又是一番花开花落。
瞎子叔叔行动如风,迅疾如电,加之二人默契地装聋作哑。
若若终究未能寻得证据,证明那位瞎子叔叔一直尾随其后。
然而,某次苏渝带着笵咸和若若前往杂货铺购物。
不经意间,透露出瞎子叔叔是个善人,且是他与笵咸的朋友。
若若的心结终于解开,不再为此事耿耿于怀。
然而,在若若毫不知情的地方,
一位更为奇特的叔叔,或许称为爷爷更为贴切,正悄然向儋州行进。
推算时日,大抵就在这两日抵达。
但在那位费老抵达并接受某位学生的拜师之前,
苏渝已先行一步,接受了若若的拜师之礼。
某个午后,
苏渝为笵咸授完课业,随即被老夫人传唤。
对于所为何事,苏渝在路上已略有所感。
若若已至启蒙之龄。
步入正厅,老夫人即请其上座。
话题果然不出所料,是关于若若的启蒙教育。
但念及苏渝还需备考,老夫人面上难掩犹豫。
然而,她又担心错失了苏渝这样的良师,会耽误了若若的前程。
一番权衡之后,老夫人决定征询苏渝的意见。
若苏先生愿意,自然是美事一桩;
若他无暇,也不会强求。
主意既定,老夫人便直言不讳。
“苏先生,笵咸在先生的教导下,进步显著。”
“老身再次向先生致谢。”
“如今,若若也到了该启蒙的年纪。”
“不知先生能否再添一弟子?”
不待苏渝回应,老夫人又补充道:
“先生放心,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
“笵咸的课业可以适当减少。”
“另外,我知先生还需准备科举。”
“若先生不便,我也完全理解。”
苏渝从老夫人的言语中,
感受到了她对孙辈深深的关爱与呵护。
她希望他们能遇良师,健康成长。
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夫人对自己的感激与尊重。
她尊重自己的意愿,真诚地表达需求,却不强人所难。
苏渝点头,微微一笑。
“感谢老夫人的厚爱。”
“若若这孩子,我也很喜欢。”
“启蒙一个孩子,并无大碍,谈不上耽误。”
他并非因碍于情面而勉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