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
夕阳西下,天色昏暗。
城门招兵处。
“别走!大人留步!”
小官回头看去,原来是一群赤脚农夫。
“大人,我们要报名参军,参加一火军!”
为首的农夫大约四十岁上下,正值壮年。
“又是来报名的?很不巧,你们来晚了!”
小官扬着手中的花名册,随意翻动,“你们看,都写满了!”
“嘿嘿,那个能不能请大人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把我们的名字也添上去?”
农夫的话引来其他农夫的附和。
“大人您就行行好!”
“我们也想去赈灾!”
“其实我们天不亮就出门了,但是路太远,所以现在才到!”
“对对对,就是这样!”
小官将花名册揣回怀中,这东西可比他的性命还重要。
随后看了看农夫们,不禁笑了起来,“你们这胡子都白了还要参军?年龄超过了!”
“都是庄稼人,有的是力气,而且皇榜上都说了,男女不限、年龄不限!”
白胡子赔着笑脸,并没有把气氛闹僵。
小官点点头,“这倒是事实,这花名册上还记了不少女兵的名字!”
“女兵?大人您看这事闹得?”农夫瘪着嘴,不断甩手,“这都是赈灾的大事,怎么能让女的去呢?”
“要不大人把她们的名字划了,把我们补上去!”农夫连连点头,仿佛说的计划非常可靠。
其他农夫又开始附和,场面很热闹。
“登记在册的事,我哪敢随意更改?而且她们都进军营,等待前往上清郡赈灾了!”
小官作势欲走,“帮不了,实在帮不了!”
农夫们下意识阻拦,随后又急忙让出过道。
跟在小官后面。作揖说好话,“大人,我们是离得太远在路上耽误了行程,您就帮帮我们吧!”
“今年的征兵还真是稀罕事,往年都是我求着你们入伍。”
小官无奈的笑着,“今年变成你们求着我入伍,真是稀罕!”
农夫们讪笑着解释道,“我们那地方太偏僻,昨天才知道消息,于是今天就赶来了!”
“听到了什么消息?拿粮拿饷,论功行赏?”
小官玩味的笑着,“这粮饷可比你们种地的收入高多了,而且又是和平时期,入伍参军也不用上战场。”
“赈灾就能拿军功,而且我们还听说一旦赈灾完毕,一火军就立刻解散。”农夫耿直的补充道。
“所以我们不必一直当兵,赚了钱就回来继续种地,以后上交的赋税也能减轻。”
白胡子也补充道。
随后其他农夫七嘴舌的补充,场面极其热闹。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傻子才不去呢!
不对,城里的傻子都比他们更早报名!
而且一旦入伍就发钱,这些钱都是兜售国债的钱。
有很多参加一火军的人,转头就把军饷拿去买国债。
从此躺着赚钱!
羡慕!只要听到这些消息的人,都红了眼睛。
好处数不胜数,讲起来都唾沫横飞!
能赚钱,钱还能赚钱,减轻赋税徭役,以后的粮饷更高,科举优先录取,赈灾就能领军功……
“大人,您就行行好吧!把我们名字添上去吧!”
农夫们纷纷拱手作揖,甚至还有人作势要磕头。
小官连连咋舌,“既然是赈灾,多去点人手,应该是好事吧?”
“是好事、是好事!而且我们都是本分的庄稼人,绝对能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