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仁见小婧凑到墙边仔细地看了好一会儿,后在地上捡了一小节滑石,便知道她要效仿别人了。他对小婧说:“你是不是也要题字留言了?”见小婧点点头。他又说:“那你用粉笔写嘛,用滑石写的字,那么细小,看都看不清。”
小婧“呲”了一声,振振地说:“滑石写的字,虽然没有粉笔写的字的字迹大、亮眼,但是,滑石写的字,不容易擦掉诶,它保留的时间长啊。”
郑胜仁嘲笑道:“唉呀,你用滑石写,用不了多久,不是被雨淋没了,也会被后面的人擦掉的。和你用粉笔写,没什么区别的。”
小婧坚持道:“我才不管这些呢。反正我现在写了,就表示我来过了。以后被不被别人擦了,我也在长城上留下过字迹啦。这就表明我雁过留过声啦。”
郑胜仁见说不灭女儿题字留言的满腔热情,便不再劝说她了。他一向对女儿宠爱有加,既然女儿对题字的热情如此高涨,他只有全力支持的份了。于是,郑胜仁便四下里扫着,终是找着了一块更大的滑石块,交给了小婧,让她到墙上去涂鸦。
小婧在密密麻麻的缝隙中,找了一处稍大一些的空隙,在此处庄重地题写下了“郑小婧到此一游”的墨宝。她本想还要签上年月日的。奈何为了突出“郑小婧到此一游”的墨宝,“郑小婧到此一游”的字,写的大了些,她还用滑石笔重重地、反复地,描写了几遍,把那字迹加重加深,直到看着差不多等同于粉笔的字迹了,才作罢。于是乎,便没有多余的空隙落上日期了(也是因为城墙上布满了各位登上长城的好汉们,各种密密麻麻的留言,实是没地儿写啦)。
第二天,小婧又去颐和园玩时,郑胜仁将带她到了公园门口后,便坚决不进园里去了。
小婧只得一个人在颐和园里,溜达着游玩。
俗话说:六月的日头(此处指阴历六月),后娘的拳头。
小婧在火辣辣的艳阳天下,沿着园里的廊坊,溜达着。
颐和园里只卖汽水和冰棍,不准卖其他饮料等东西。
小婧进了园里后,买了一瓶汽水。溜溜达达期间,她灌了半瓶汽水下去。
小婧向来滴酒不沾的,这一路上边逛,边喝着汽水,待到半瓶汽水喝下去后,她便觉着头晕了,瞌睡也来了。她迷迷瞪瞪地,赶紧在园里走廊的扶栏上,坐下了。随即,醉卧了半个多小时。
待小婧一个人在公园里东张张、西望望地,游玩了两个多小时。
颐和园里没有城墙可供题字,虽然那些廊坊的柱子上,依然有人在上面题字留念。不过,小婧没有找到可供刻字的工具,她在此便没有留下墨宝。这令她觉着有些小小的遗憾。不过,在皇帝的后花园里,休鼾了一个时辰,还是很令人心生愉悦的。
出了公园门后,小婧东张西望着找老爸呢。
就听50米开外,一阴凉处的茶摊边,传来了郑胜仁的声音,婧啊!这边,我在这边!
小婧见郑胜仁坐在一卖茶水的大妈摊前的小板凳上,他和大妈两人像是老相识般,有说有笑的,正吹得起劲咧。
小婧快步跑到茶摊前,郑胜仁见她出来了,问她,里面好玩吗?小婧当然说,好玩啊!
大妈见了小婧,问郑胜仁:这是你女儿呀?郑胜仁回说,是啊。大妈说:姑娘长得真漂亮咧。在里边溜达累了吧?快快快,过来喝杯茶,解解乏。
郑胜仁但凡有人夸女儿好,他立时便笑眯了眼。待小婧喝过茶后,父女二人便向大妈告辞了。
大妈依依不舍地,一直将父女二人,送上了客车。
在车上,小婧问郑胜仁:你们认识呀?郑胜仁说:不认识呀。小婧说,那她怎么还送我们上车了呀?郑胜仁说,北方人性格都这么热情。
小婧心里嘀咕着:奇怪了,我怎么碰不到这么热情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