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接过酒碗,但并没有什么胃口。
反倒是李世民咕咚两口下肚。
从这个细节上,也不难看出,李世民比李建成想的要简单许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
他作为秦王,是功臣集团的代表,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退就是悬崖峭壁万劫不复,进则有可能荣华富贵,君临天下。
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下去。
而李建成不同。
他可以守着自己的太子之位,规规矩矩的等着。
他耗得起,只要想办法把李世民的势力逐渐瓦解,那他可以兵不血刃的等到李渊驾崩的那天继承正统。
即便是火拼,他也可以等李世民坐不住了主动出击后,再发动猛烈的痛击。
从很多方面来讲,他的优势明显更大一些。
但他还是不安,强烈的不安,因为苏良,因为李世民身后的功臣集团。
这强大的势力足够将他的东宫摧垮,一举将他从太子推入坟墓。
而且更关键的是,他认为李世民的确会这么做。
所以,一个明明有很多路可以走的人,会变的比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的人更加焦虑,更加手足无措。
李建成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个妙计。
不过这个妙计只能他自己知道。
自从这灵光一闪之后,李建成仿佛就看开了很多。
喝酒,就只是喝酒。
就连李世民都被自己大哥的这份坦然所折服,有些莫名其妙。刚才还心事重重的一个人,怎么一下子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顿酒后半场就变得轻松了很多,两兄弟的剑拔弩张消失的无影无踪,好像都忘了这件事情一般。
李建成突然找了一个话题,聊了起来:“听说前两日苏良公子在长安城做了一回父母官?”
李世民也点头:“我也听说了,对子瑜佩服的很,真是一出妙计。”
苏良笑道:“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这事儿停让人同情的,也挺让人气愤的,一个和尚,竟然能做出这种事儿来!”
“子瑜有所不知,”李世民喝了口酒:“因为父皇颁布的《沙汰佛道诏》,几乎裁掉了天下九成的道观寺院,九成的和尚、道士、尼姑无家可归,一时间怨声载道。”
“那个和尚也是如此,是被清理出去了的,这些和尚本就心生不满,因而有怨念的情况下,自然是坏事做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