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麒麟阁上(1 / 2)

太史令踏着未央宫的玉阶走进麒麟阁,外面的黄门侍郎早已在外面等候,两人一见,同时施礼。太史令从黄门侍郎的眼里看出这将是一场自己的生死之问话,搞不好,自己就丧命于此,但还是轻轻地问道:“大人可知陛下召我所谓何事?”

“太史令不必多问,进去便知道了。”

太史令神情有惧,但还是挺着身子进去了,看见王莽背对着自己,连忙叩首说:“参见陛下……不知陛下有何事吩咐?”

王莽这才转过身来,说:“太史令请起吧。”

太史令惶懅地看着王莽,目不能直视,王莽突然问道:“太史令上次说这凡是祥云一出,国运就会大吉,可是祥云确实出了,可朕并未见到国运昌隆啊?是不是爱卿占卜有误?”

太史令吓得半死,急中生智道:“陛下前半句所言不错,十多年前祥云一出,的确是大吉之兆,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祥云已经不能延续福禄,若是……若是陛下可以祭天祭地,则成败逆转,但这祭礼也不能一般而为,需要按照我给陛下设计好的礼仪步骤才可。”

王莽点点头说:“你忠于新朝,朕不会亏待于你。这十多年前的祥云,朕还记得,那时新朝初立,朕看见祥云曾浮现京师,故许下盛治天下之宏愿,十多年来,朕椎心泣血,克己奉公,从无怠政。你说朕错在了哪里,使得盗贼蜂起,福禄不续,造成今日之局面?”

太史令说:“陛下可还记得打击匈奴一事?”

王莽说:“当然记得,三十万大军分六路出塞,朕发动举国之力,意在复我华夏之声威。”

太史令此时虽然顾忌于王莽,但还是觉得若不言明真理,有愧于史官之责,便说:“陛下错矣,发动天下三十万狱卒、劳役和兵卒,已是大耗民力,再加之这各种后勤保障,军服、粮食、军械等,哪一样不是我新朝民众所担。

若是说此战大胜,那尚可言胜,然而战果却甚微。而且陛下此举在战略上也是败笔,自汉宣帝以来,匈奴归附,本是好事,陛下此举却斩断关系,反目成仇,让局面失控,匈奴各部侵我边塞,最后还是我方受害。”

王莽虽然有些怒火,但这个史官如此言之忠直,他还是收住了怒气,于是叹息地说:“皆是我之过错。”

太史令此时看到王莽正好站在霍光的画像下,这麒麟阁世人皆知霍光为十一功臣之首,画像上的神态里颇有威严。

他曾经辅政汉宣帝中兴,业垂后嗣,然而时过境迁,天下草木萧萧,谁料得汉家中落,到王莽时天子之气尽收。

王莽也注意到霍光的画像悬于眼前,意气愤慨之余说道:“传大司空王邑。”

太史令走了出去,看着王邑说:“陛下传你觐见。”

王邑正是有军务禀告,捧着紧急军书进去了。王莽示意他直接禀告军情,不必繁文缛节,王邑说:“前几日绿林军分成两路,各有其主将率领,一路向西入南郡,称作下江兵;另一路新市兵北上南阳郡与平林兵合围一军。我部分别出击,追寻其主力决战。”

王莽怒道:“五年时间,让绿林军发展壮大,如今大战在即,我不想听太多,我会给你授职出征,等着调用吧。”

南阳郡,刘纨与贾复等人已到城门口,此时南阳尚在朝廷手里,因此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刘纨等人本着探亲缘故,准备先入南阳去贾复家中避难,再做打算。贾复凭着自己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骗过了守城的军卒。

“这里的守军看起来并不严整,相反军卒倦惰,你看刚才也不怎么盘问就进来了。”一个绿林军兄弟说道。

贾复说:“新朝最严整的部队都在围剿我绿林军,哪里能管得那么多,但你们毕竟身处异地,不识此处风气,还是要谨言慎行。”

刘纨看着远处的一处酒肆,说:“贾兄弟何必要说得如此紧张,前面的酒肆正好一歇,这几日弟兄们也是奔波劳苦,九死一生。这稍加歇息也是人之常情。”

几人都有此念,便进了这家酒楼,一进门店主便迎了上来,说:“几位客官旅途劳顿,我们这酒楼可称全郡独绝,这天南地北莫不是达官显贵,王孙公子,莅临此处,皆评议非凡,甚至文人儒者也把文章赋序题于此店,堪称压倒全郡。”

最新小说: 大庆:核辐射修炼,副作用给庆帝 仙界第一散修 拜师通天:开局仿制开天斧 我靠吃软饭成为第一剑修 落霞剑番外篇之水煮江湖 大庆:开局魅魔词条,推到长公主 综影:大庆九皇子,出世即无敌 不扔石头狗不叫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人在庆国,种树成仙,震惊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