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章 我是皇帝

第一章 我是皇帝(2 / 2)

虽然景和帝一直很喜欢自己,把自己当成最亲的侄子,柳铭淇也是最有才的皇室子弟,但从一个皇帝的标准来说,柳铭淇绝对不合格。

他这个人生性散漫,很不喜欢一本正经的处理事务。

当了皇帝之后,那么人生一大半的时间都会在皇宫的政务场所度过,这就需要很耐得住性格,有很沉稳的气度,以及不辞辛劳的精神。

在这一点,柳铭淇拍马都比不上肃王。

而且肃王今年四十四岁,成熟稳重,又严于律己,严于律人,做事情一丝不苟,向来为朝廷上下所敬重。

肃王当皇帝,是立刻就能拥有皇帝的威严,文武百官大部分都会服气他,他施展政务就会更加平和顺畅。

柳铭淇呢?

今年才满二十岁,在许多人眼里就是毛孩子一个,根本没有什么威严的。

哪怕柳铭淇拥有圣人、百年难得一见的诗神、天下第一聪明人……等等的称号,但这些在朝廷上面都没有太大的用处。

所以柳铭淇来接管朝廷,上手起码要比肃王慢上两三年。

这其中如果有什么天灾人祸,那得心应手掌控朝局的进程,就更加的缓慢。

但即便是如此,皇帝也肯定知道这一点,可他就是坚定不移的选择了柳铭淇。

这让少年颇有些受宠若惊,也很是感动。

虽然景和帝没有跟柳铭淇说过,但柳铭淇也心中明白,景和帝选中自己,绝对不仅仅因为和自己关系好、自己深受他的信赖。

更大的原因,在于景和帝相信,柳铭淇能把这个皇帝当好,至少比他当得好。

然后景和帝也相信,柳铭淇一定可以把大康带出一个新的高度——比肃王更好!

否则的话,景和帝一定会选择更适合的肃王,而不是柳铭淇。

这是一份沉重的信任,更是一份无形的期待和鞭策。

柳铭淇心中还颇有点压力。

否则他也不会在这登基为皇之后的第二天,就一个人过来金銮殿独坐了。

……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是管理天下吗?

对。

也不对。

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管辖的,可皇帝根本管不了那么大的地方。

所以必须要让丞相等文武百官帮忙治理,他们就是柳铭淇的手臂延伸,他们就会带着柳铭淇的意志去做事儿。

但这又不是简单的事情。

不是说我皇帝叫他们怎么做,他们就会乖乖的怎么做。

就如同和大人说过那样,我不把他们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喂饱,哪有人为我做事儿,为我卖命啊?

柳铭淇肯定不会像和大人那么做。

他只是在其中寻找道理,然后谋求怎么来一个平衡。

你不能说给钱多就是坏事儿。

历朝历代,薪水给得最多的宋朝,出的乱子最少。

历朝历代,薪水给得最少的明朝,出的乱子最多。

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具体的情况,但大致上来说,高薪养廉并没有什么坏处。

哪怕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老百姓绝对是好过一些。

朝廷的势力分布,柳铭淇这几年也看得很清楚。

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清洗,如今的朝廷总体来说还是两大派别。

第一个就是儒家,这是最大的势力。

朝廷五个丞相,四个都是儒家子弟,在六部、军方、地方上来说,儒家子弟也是占据了六成。

第二个自然便是法家了。

他们现在除了一个副相葛松道之外,还有一个未来副相苗炎在地方上,未来肯定是两个副相同时在内阁办事儿的。

这便是几十年以来,法家最为强大的时候了。

至于说剩下的墨家、农家等等,这些小势力充其量只能影响一个方面,大局上面他们是无能为力的。

就比如说墨家掌控的工部,也就那么一回事儿。

你说势力很大吧,工部在六部之中最多排在并列第三,和兵部一起,后面只有一个万年老六——礼部。

你要说势力很小吧,工部掌控的各种工具机械打造、各种河流山川治理等等,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轻视。

在朝廷上面,太祖告诉我,团结大多数,打击小部分的策略,总体上来说是没错的。

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毕竟大康也有自己的实际情况。

比如说,柳铭淇现在就打算,稍微打压一下儒家子弟,大大的扶持法家、墨家和农家子弟。

只有他们的势力达到一定的平衡,皇帝才好在中间坐收其利。

毕竟我大明血淋淋的例子还犹在眼前,放任儒家独家坐大,简直是自寻死路啊!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