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国士 > 第50章 守备太监杨泽

第50章 守备太监杨泽(1 / 2)

在凤阳,但凡是在场面上走动的官、贾,或者风流士子,没有人不知道《‘玉’京楼》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白丁,说是青楼,还不如说是一座高级会所。

也因此,这地方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大红灯笼高高挂,有****老鸨四下穿梭,殷勤接待来客。

实际上,这是一片小园林,有四五个庭院,里面皆是江南园林形制,假山、荷塘、亭台楼阁,一步一景,雅致而清净。

在《‘玉’京楼》的最深处的一间‘精’舍之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盘膝坐在‘床’上,坐在一张小几前。在他对面,则坐着一个黄衣‘女’子,面前的小几上则摆放着一张古琴。

老人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布,头发散落下来,垂在肩上。

几上摊这一张有粉金碎‘花’的小笺,‘精’美的端砚里已经满满地磨了一池墨汁,在闪闪发着亮光。

旁边的香炉有袅袅青烟漂浮而起,清香沁人心脾,芝兰之室大约指的就是这里。

这人看起来大约五十来岁,面容清俊,五官端正,却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而眉宇之间那一股浓重的书卷气,为他平添了一股儒雅的风范。

他慢慢地卷起右手袖子,提了一管羊毫,蘸了墨汁,在纸上写道,“客馆寒灯泪满襟”,好一手隽永娟秀的行书。一看,就是在书道中浸‘淫’多年的好手。

字虽清秀,可这人写起字来,每一字每与句都如同用尽了全身力气,那纸上的墨‘色’想要透到纸背后去一样。

写完这一行诗句,却用去了不少工夫。

待到襟字写成,他的右手却停了下来,显然不知道下一句该如何去作。

额头上也有汗水微微渗出。

“哎,诗词总归不是我擅长的。”那人叹息一声,将笔放下,‘摸’了‘摸’下巴。

那下巴却是光滑的看不到一根胡须。

这个时候,对面那黄衣‘女’子一笑:“公公心‘乱’了,不如让妾身抚琴一曲定定神。”

“确实是,杨泽心中还真有些‘乱’了。而且,诗词一物本为心声,想当年在京城内书堂读书的时候,杨泽在诗词上也颇有些名气,可说是提笔即得。可最近几年,却是下笔艰难,已不做诗许久了。如今回想起来,当年真是少年心事都是诗。可见,诗词这种东西,年纪越大越是不能作的。此次,虞人你只怕是要败在那顾横‘波’手下……也罢,已经有些日子没听到虞人你的曲子了,且听听。”老人忍不住叹息一声。

没错,此人就是中都守备太监杨泽。

同先前孙元在茶舍中听书生们说守备太监杨泽是个粗鲁不文的小人不同,眼前这个杨泽风度气质俱佳,举止儒雅风流,若装上假须并不比江南名士逊‘色’。

实际上,能够做到守备太监内宫十三监一级的太监,都是人才。首先,你得在内书堂读上十年书之后,才会被分配到各大衙‘门’做事。而内书堂这种专‘门’为太监设置的学堂,讲课老师都是阁臣、翰林学士一级的人人物。所受的教育不知道比一般读书人好多少,其中任何一个毕业的太监,如果参加科举,中个进士不敢说,得个举人功名却是轻而易举的。

“是,公公。”那黄衣‘女’子突然一动,右手根纤细修长的手指急速轮了起来,身上的薄如蝉翼的衣衫也因旋转想四周张开来,一具饱满而妙曼的‘女’人身子在这一片淡淡的黄‘色’中若隐若现,却是比地‘诱’人。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