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国士 > 第537章 天子

第537章 天子(2 / 2)

在灯光中,他的鬓角有几根银丝在闪着光,这个才四十出头的皇帝已经老得不象话了。

山东之战的战报已早已经送到御前,这一场组织已久,集整个北中国所有野战军团的大决战最后以高起潜和王允成的阵亡而告终。一个营的部队被成建制消灭,剩余各镇都损失惨重,皆缩回营寨,再不敢于敌‘交’手。

用空前败绩四字来形容这一战也不为过。

可就在今天,洪承畴竟然好意思写折子问朝廷要钱。

“一败涂地,龟缩不前,难不成他洪老亨要眼睁睁地看着济南陷落吗?”崇祯也不记得自己已经多久没有睡觉了,也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只要眼睛一闭上,那些如雪片一样飞来的折子就在眼前晃,若不尽处置了,又如何睡得着。

于是,他就强提起‘精’神,咬牙从‘床’上爬起来视事。

崇祯皇帝并不知道,他如今这种情形在后世有一种非常贴切的形容-----强迫症。

皇帝处于爆发当中,几个太监都吓得面容苍白,战战兢兢地‘侍’侯在那里,垂首不敢发一言。

杨嗣昌却抬着头,目光炯炯地看着皇帝,一脸的坚定:“陛下,那么多军队聚在山东。几万人马,加上民夫丁壮,总数超过十万。见天要是要喝,如何能够不管?难不成不问不闻,任凭朝廷大军就因为乏粮为至大溃?我军虽然打得不顺,可元气尚在,洪老亨命部队紧守营寨也是对的,只要部队在,未来还是有机会的,总不可能就此放弃?”

“这么说来,还是要饷了?”崇祯皇帝站住了。

杨嗣昌大声说:“是,陛下。如此大战,从古到今,都没有出现过大军在外,朝廷不闻不问的奇事。若如此,将来还有谁肯为朝廷效力,为国家流血?建奴此次南侵,不外是打草谷,以度过未来几月的青黄不接的时日。这一战,我朝廷的既定方针是解济南之围,只要济南不陷落,就算是达成了,战略目标。济南城墙高厚,建奴一时难下。只要我军守住营盘不溃,建奴有了掣肘,必然法全力攻城。这天已经热起来,建奴不耐热。而且‘春’耕在即,他们也不可能长期呆在关内。否则,辽东就会起灾荒。只要我大明朝咬牙坚持,这一仗还是有可为的。”

“看来这一仗是打不赢的,只有一个拖字了得。”崇祯面上闪过愤怒之‘色’:“洪亨九能,这么多兵马竟然被人打得灰头土脸,还死了一个司礼监秉笔。朕每年上千万两白银的军饷,难不成都喂了狗?若人人都是宁乡军,朕又何必烦成如今这般模样?”

孙元所取得的战功自然随着前线的战报第一时间送到崇祯皇帝手头,当然,洪承畴因为被孙元‘弄’得心中不,只淡淡地写了一笔,说宁乡军骑兵和多铎遭遇,双方鏖战半天,互有死伤云云。

不过,别忘了,宁乡军可是刘宇亮钦差行辕所在。刘阁老也是一个能够直接上达天听的大人物,他的折子也一道送回北京。上面详细地描述了那一战的情形,说宁乡军斩首六百级,打得多铎主力大溃。

这算是这些日子里崇祯皇帝听的唯一的好消息,看到这份折子之后,崇祯皇帝热血沸腾,心中不禁想,若这大明朝的军队都是如宁乡军那样的虎贲,何愁建奴不灭。

听到皇帝又提起宁乡军,杨嗣昌心中略微有些不。

宁乡军大将军孙元乃是卢象升的心腹干将,而卢建斗则是他杨嗣昌的政敌。

可以说,天雄军的全军覆没同他杨嗣昌有直接关系。老杨好歹也算是读书人出身,对于卢象升的死,潜意识中还是有些负罪感的。因此,他一直不承认卢象升已经阵亡的事实。

等到卢象升的尸体送到京城,朝廷要表彰和优恤他的时候,杨嗣昌又故意压着不办。

“陛下,据臣所知,孙元这一仗也算不得什么胜利。两军遭遇之后,因为雪大,厮杀一场之后,各自收兵回营。刘阁老的折子上说,宁乡军斩首六百,自损四百。依臣看来,自损四百应该不假,可斩首六百却颇多疑点,能有一百之数就算是非常了不起的。”

崇祯:“朕听说这个孙元是个粗鲁军汉,人也是直肠子,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在内心中,他已经将孙元定格成一个猛张飞似的人物。

杨嗣昌随‘侍’崇祯多年,早已经‘摸’透了这个皇帝的‘性’格。

天子急功近利,为人‘操’切,其实心智并不成熟。他若认定了的事,绝对不允许别人怀疑。他若爱你,你这人自是千好百好。若是恨你时,你却一文不值。

如今的孙元,已经简在帝心,自己就算说再多也是毫用处。

最新小说: 归藏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