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国士 > 第617章 小道消息

第617章 小道消息(1 / 2)

今天在皇帝驾前进言,搬倒了刘宇亮。现在,孙元不管会不会被治罪,他那个宣府总兵官肯定是做不成的。

杨嗣昌求我的两件事,咱家都漂漂亮亮的‘弄’得妥当。现在,是时候让他还咱家这个人情了。

刘宇亮生了这么重的病,本就该回乡荣养,这么强撑着做官,说不定哪一天就死在任上,咱家今天这么做,其实是救他。

至于孙元……倒是可惜了。

同王承恩一样,曹公公也是‘侍’侯崇祯皇帝多年的来人,并深得天子信任。对于崇祯的‘性’格脾气,自然‘摸’得极熟。

这个万岁爷啊,别看‘性’格刚强,为人‘精’明能干,可却是一个容易被人糊‘弄’的人。等到以后醒悟过来,也只能打掉‘门’牙和血吞,生生受了。

怀疑的种子已经播种下去,不管是处于什么考虑,孙元以后也别想留在京畿了。

“这个孙元,深负朕望,深负朕望!”等曹化淳和一众太监退下,殿中只余王承恩一人,崇祯皇帝气愤地叫了起来:“必须好好惩戒,曹化淳那狗奴说得对,看‘门’得用狗。若是用虎,朕如何睡得安稳。”

王承恩一脸的哀伤:“万岁爷,单就一副挽联,一曲《诉衷情》并不能说明什么。”作为宫中老人,这些年,他看了太多尔谀我诈,看过太多有为之士因为被流言中伤,黯然地退出历史舞台,甚至身遭不测。

国家到了如今这等地步,已是没有多少元气了。放眼天下,能够与建奴在沙场上相抗衡的‘精’兵强将还有多少?若是缉拿的孙元,今后国家对辽东用兵,还能指望谁?

崇祯冷笑:“一首《式微》还不够吗?”

王承恩只叹息一声,却不说话了。

崇祯冷哼:“朕打算……王承恩,你对朕好象颇不以为然。”

王承恩慢慢得跪了下去:“奴婢不敢,奴婢只是以为卢象升殉国一事,到如今已经五个多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抚恤。孙元乃是卢象升一手提携,卢象升对他恩重如山。作为他的‘门’人,孙元心中有怨气也是可以理解的。而这一点,恰恰可以说明孙元是个知情重义之人,。”

“知情重义,嘿嘿,朕对他的恩还不够重吗?”

王承恩小心说道:“陛下对孙元自然是深厚,不过,他是个武人,不知礼数,不识大体也正常。万岁爷又何必同他一般见识?这种有口心的莽夫不必在意,陛下以前不是说过这孙元就是个活张飞吗?若是据此就治他的罪,恐人心不服,再说,孙元在济南又立下了那么大功劳。有功不赏,反要风闻治罪,今后还有谁肯为朝廷效命?”

“此话倒是有几分道理。”崇祯‘摸’着下颌的胡须思索起来,也觉得如果真将孙元下到天牢里,着有司询问,确实不太妥当。

不过,不管怎么说,刚才曹化淳将孙元比成李茂贞的话,还是让他心动,孙元在崇祯心目中的地位已是大大地下降,再不是简在帝心。

毕竟,作为一个政治动物。在帝王心术中,任何一个可能对自己帝位,对君权产生威胁的萌芽都必须扼杀在摇篮里。

“王承恩,孙元功劳卓著,日后如何安置,倒要好生思量。宣府关系京畿安危,十分要紧,他确实不适合做宣府总兵。”

王承恩:“奴婢不过是宫中的一芥奴才,这种事情也不敢‘插’嘴。奴婢以为,此事陛下还是与内阁辅臣们商议为好。”

他心中有些难过,国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如戚继光一样能征善战的将军,用来镇守京城‘门’户。在关键时刻参加对建奴作战,自是最好不过。现在却要被搁置不用,可惜,可惜了!

“你倒是本分,罢,朕再想想吧!”崇祯皇帝点点头。他已经下了决心,要将孙元远远调离京畿地区。否则,以宁乡军的强悍,若孙元是李茂贞,一旦坐大,这京畿地区又有谁是他的对手。

最新小说: 归藏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