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国士 >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还是一辈子在我手下呆着吧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还是一辈子在我手下呆着吧(1 / 2)

南京锦衣卫千户所。

“属下荆然(冷英见过田百户。”

此刻,荆然和冷英已经换上了鲜‘艳’的飞鱼服,腰上挂这一口绣‘春’刀,恭身向身前那个瘦‘精’‘精’的锦衣服百户行礼。

这几年国事糜烂,到处都缺人,锦衣卫实际上就是一个情报机构,尤其是在崇祯初年朝廷裁撤东厂之后,任务是繁忙。只不过,他们的职责已经从天启年间的监督官员和了解地方民情舆论转到刺探敌人情报上面。

所以,这几年,各地锦衣卫都被派去各大战场。有关系的则在军***任监军,没关系的却纯粹是因为被卫所里的长官所排挤被派去前线送死。

这个世界上,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此一来,锦衣卫的人才流失得厉害。

特别是南京,江南一地富庶安宁,在这已经到来的‘乱’世中还安稳。各沦陷区的锦衣卫们都通过这样那样的‘门’路撤到南京来,如此一来,南京锦衣卫前户所人员急剧膨胀,人员变动也大。特别是在前副前户朱汀致仕之后,是如此。

到如今,所里的老人根本就没剩几个。

荆然和冷英面前的这个田三俊田百户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花’了银子走了‘门’子到南京来任职的。

“起来吧!”田三俊微微一抬手,干瘪的面孔上浮现出标志‘性’的笑容:“荆然、冷英,你们二人出去已经办差已经有一个月了,怎么才回来,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还有缉查贼军来南京细作一事可有眉目了?”

“谢田百户。”两人站直了身体。

冷英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也不懂得怎么和上司打‘交’道,就站在了一边,说话的事情就‘交’给了荆然。

荆然小心地说:“回百户的话,查缉贼军来南京细作一事本就是只听到一些风声,也不知道是否属实,属下根本就没查出什么来。”

“哦,这样啊,原来没有查到任何结果,那你们怎么耽搁了这么多天,耽搁了手头其他事务,上头追究下来可就不好。荆总旗,你说是不是?前些天,衙‘门’里还在问起你们二人的去向,上司都已经恼了。哎,否非是我在下面说了许多好话,你们这回就有麻烦了。”田三俊一脸的关切,不住地跺脚。

表面上看起来,他好象很关心荆、冷二人,一副好上司的模样。

可冷英却看得心中一阵腻烦,这厮就是个伪君子,而且胃口极大。荆大哥为了升百户军官一事,这些年不知道给了他多少银子,可这鸟人钱照收,却不办事。不过,人家是我和荆大哥的顶头上司,却不好发作。

他刚要解释,嘴‘唇’动了动,想了想,还是将嘴闭上了。

荆然:“禀田百户,这次办差,半路上属下却碰上了一桩惊天大案,这事却比贼人细作潜入南京要紧。因此,属下和冷兄弟为了查这件案子耽搁了一阵子,现在总算得了些眉目,这才回来禀告。”

“什么惊天大案,说来听听。”田三俊瘦小的脸上来了光彩,忙问。

荆然从怀里掏出一块鹰洋递了过去。

田三俊一呆:“银子……这是什么?”

荆然就详细地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详细地同田三俊说了一遍,道:“如果属下没猜错,这所谓的鹰洋乃是扬州镇做铸。依照《大明律》,铸‘私’钱来是杀头重罪。像这样大规模地铸早‘私’钱,国朝闻所未闻。鹰洋不过是其中之一,在属下看来,搞不好那孙太初不但铸鹰洋,只怕还在铸铜钱。田百户,扬州镇竟然做出这种事来,当真是反心毕‘露’,此案非同小可,必须一究到地。”

“什么,扬州镇孙太初大量铸造‘私’钱。”田三俊面‘色’大变,忙压低声音道:“你们这事做得好,我等下就去禀告千户大人。还有,孙太初乃是正二品总兵官,节制一镇,手握重兵,若此事属实,要想办他,却不是那么容易。还有孙太初的岳父以前曾经做过咱们这里的副千户,这所里也不知道有他多少故‘交’旧属,此事就你们和我知道,不可外传。”

“是,百户。”荆然和冷英忙应了一声。

“还有。”田三俊想了想,又道:“单就一枚银圆也说明不了什么,你们也是办老了案的人,须知道要办这样的大案,人证物证缺一不可。你等下去之后,还需找到过硬的证据。必要的时候,还得抓几个人回来细细审问。”

荆然讨好地一笑:“百户真是高屋建瓴,却将道理说得透了,属下佩服,佩服。正因为如此,属下决定‘混’进宁乡军去,看能不能找到确凿证据。所以,这才赶回衙‘门’,想再请上一个月的假,属下有信心在一个月之内将这群宁乡蟊贼连根挖起。”

“甚好,甚好,我准了,你们去吧!”田三俊挥了挥手,示意二人退下。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