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纨绔风流才子 > 第二十四章 当时,当事

第二十四章 当时,当事(1 / 1)

当刘子墨满心欣喜的回到船上之时,却赫然发现柳如是和陈子龙两人正双双并排站在船头,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只有映秋这个小丫头迎了上来。

“你一走,陈公子就来了,小姐和陈公子很投缘,两个人一直有说有笑。”映秋像是打小报告似地轻轻对着刘子墨说道。

看着映秋那有些闪烁的眼睛,一脸期盼的看着自己,刘子墨不由一阵好笑,刚刚升起的一丝怒气也是消了不少,这个丫头啊,还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竟然想挑唆自己和陈子龙去PK,这是想让自己找场子,还是让自己去丢人现眼啊!

在映秋颇有些疑惑的眼神下,刘子墨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迈着步伐向着柳如是而去。对于柳如是,他又是仰慕又是爱惜,想要给这个在历史上红颜薄命的女子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到老,而在他看来,这没有比穿越而来的自己更合适的人了。

但是对于陈子龙刘子墨同样是颇为欣赏的,这么一位明末第一才子,不仅文学方面成就颇高,就是在个人气节上也是令人赞赏的,可以说,这是个不让人讨厌的人。而通过昨日的一番接触,刘子墨也对陈子龙的性格有了一些了解,这是个可交的人,只可惜牵扯到了柳如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不能这么纯粹了,而其实从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将三人的关系给牵扯住了,躲也躲不开。

对于这么一位君子似的人物,刘子墨是不堪用一些卑鄙的手段的,柳如是是如此一个让人心生怜惜着迷的女子,让刘子墨不忍放弃,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公平竞争了,两个人各凭手段,最后的决定权当然还是落在了柳如是手中。

他刘子墨就不相信了,他也是在花丛中混过来的人,论泡妞咱刘大少可自觉不必任何人差!

“子墨,你回来了!”听到后面的脚步声,柳如是转过头来,一看见刘子墨,一张娇俏的脸顿时放了开来,浮现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那语气中也带着一份喜意,还有着一份期盼。

“恩,陈公子今天也很有空啊!”刘子墨轻轻点了点头,心里闪过一丝欣慰,柳如是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虽然并不能确定是什么感情,但起码自己在她的心里占有一定的位置。

“昨日一别,回到房中我还在想着这秦淮河上什么竟然有如此佳人!能和如是一番交谈,实是人生一大幸事!子墨的才华也是让子龙十分钦佩!”陈子龙见到刘子墨也是露出爽朗的笑容,只是一双眼睛却是停留在柳如是的身上,显然重点也在柳如是身上。

“不敢当!论起才华,在子龙兄面前,子墨可是只能低头让贤,不知子龙兄这次前来秦淮所为何事?朝中是否对北方之事有所关注?”刘子墨连连摆手说道,只是说道后面面色却是越发严谨了起来。

你们不是猜我是北方逃难来的吗?那我就制造这样的假象,让你们去相信,反正我什么也没有,都是你们猜的!

陈子龙自然是不知道刘子墨心里打的小九九,目光在柳如是身上停留了一会,见柳如是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显然对刘子墨所提出的问题兴趣也不小,略微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件事说来就有点话长了,我本是前年中的举人,去年入京会试,卷子本受到倪元璐大人和周延儒大人赏识,意欲录取,但因为我是复社骨干份子,周延儒大人担心录取后被政敌温体仁以结党为名进行控告,而放弃录取我,由此落第归里,途径这秦淮之地,受一位仁兄所邀,便在此停留下来,每日读书练字。我与好友作书数万言,极论时政得失,本欲上奏朝廷,被当时松江名士陈继儒戒之而止。由此有些心灰意冷,在这秦淮河上流浪,却不想因此和两人得遇,也算是一种缘分!哎,那些事情不说也罢!北边的事情我也不大清楚,以前有孙帅守着,倒也安心,可惜去年孙帅引咎去职!着实令人堪忧啊!”

刘子墨听了也不由默然,对于这段明末的历史,他也了解过,其中的曲折也是让人潸然泪下,并由此有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第一大冤案。而这里陈子龙提到的孙帅是指孙承宗。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河北高阳人,是明末最重要的军事领袖。

在明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他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亲临山海关督师,栉风沐雨,惨淡经营将近四年,力挽狂澜于既倒,招募组训了十几万辽军,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恢复失地四百余里,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营造了一条令后金望面生畏的关宁防线,为后来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奠定了基础,在关宁期间,他制定了以辽土养辽民、以辽民守辽土的基本方针和稳固防守,逐步前进、渐图恢复的基本战略,使明军逐步从守势转为攻势,从被动转为丰动。

他还创造性地将战车、舰船和火器结合在一起,创建了以热兵器为主要杀伤手段的十二车营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以火器为主要装备的海军,还组建了从海上登陆作战的两栖部队,并撰写了专门论述火器车战战术技术的军事著作《车营百八叩》。

由于魏忠贤专权,孙承宗被排挤去职。崇祯元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殆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在袁崇焕被捕之后,独立承担了击退后金的责任。他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又运帱帷幄,从容指顾,收复四镇,再整关宁。却又遭权臣掣肘,告老回家。

崇祯十一年十月,多尔衮又一次率军侵犯畿南,进攻高阳。孙承宗以七十六岁高龄,率领全家及高阳民众奋起抵抗,城破被执,英勇不屈,骂贼自尽,子孙十七人奋战殉国,全家老小四十余人同时遇难,慷慨悲歌响彻燕赵,人格气节辉映中华。

对于这样一位人物,刘子墨一直是很佩服的,以身殉国的人很多,可是能全家为国尽忠的人却很少。这种气节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孙承宗正是在去年去职的,说起来这和祖大寿的投降有很大关联,而从此之后,辽东的防务也是因此一落千丈,再也不复往日声势。

而这样的环境也正好给了刘子墨的出身一个良好的背景。对于一个从北地边境逃难而来的人,头发短又有什么奇怪呢?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