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我的农场在沙漠 > 第一百五十三章 社前茶

第一百五十三章 社前茶(1 / 2)

到老茶馆中喝茶的大多是老人,有自己倒茶慢慢品的;有自个带着糕点,一边品茗一边尝的,也有来谈生意的。

像蔡鸿鸣一家这样的年轻人到老茶馆来显得有点异类,老人们不由抬头看了一下,但迅即低头说起话来。

蔡鸿鸣带着老婆女儿找张干净的桌子坐下,茶馆老板走了过来,“老板,您是来买茶还是喝茶呢?”

这话里有讲究,若是来喝茶的,那就用后面煤炭炉子上铁壶烧开的水冲茶伺候,一般一个大瓷壶五块、十块、二十块不等。当然,也有更好的。但若是来买茶,那就得用小铜壶装山间清泉,放在南州特产的无烟龙眼木炭上烧开,然后拿小瓷盏慢慢泡。

这喝的已不是茶,是意境,是韵味。

“买茶。”蔡鸿鸣回道。

“那老板您想要什么茶。”

这个问的是档次,看你要高档、中档、低档的茶叶,每一种价格都不一样。

“你这边有什么好茶?”蔡鸿鸣财大气粗的问道。

“您来巧了,我们这边正好还有一点社前茶,您要不要?”

茶馆老板看他这么豪爽,顿时笑了起来,脸上褶子都纠成一团。因为每卖出一份茶,他就有一份佣金,就算最后没卖出去,也有茶钱收。可比冲那个大瓷壶好挣的多。

“社前茶?”蔡鸿鸣一脸疑惑,他听过明前茶、雨前茶,社前茶可从来没听过。

看他不懂,老板就解释起来。

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就把春茶划分为“社前”、“火前”和“雨茶”三种。

社前,指的是春社前。古人一般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名为开春,又叫社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时节采制的茶叶是一年中最珍贵细嫩的。曾经从唐朝广德年间到明洪武八年一直被列为贡品的阳羡紫笋茶,就是这种珍贵无比的社前茶。

唐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记载:“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

说的就是在社前时候紫笋茶的叶子是带紫的,过了这个时节就会变绿。品级也随之降低。

火前,即明前。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也就是三日内不生火做饭。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指的就是“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这也是明前龙井闻名于世的原因。

雨前。就是谷雨前,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

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听茶馆老板引经据典的说了一大堆后,蔡鸿鸣总算知道社前茶是什么东西。既然来了,那当然得买最好的茶叶。茶馆老板听了,顿时欣喜的进去把红泥小火炉搬了上来。

不一会儿,殷红的炭火就把小铜壶中的泉水烧开。

茶馆老板抱了张凳子坐在旁边。开始娴熟的备茶、洗茶、泡茶,然后递上茶水。

蔡鸿鸣双手接过茶盏,只见茶汤橙黄清澈,弥漫着淡淡**。又带有一股肉桂香味,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以前他只觉得家中那几百块的茶叶和玉珠里面的虫茶好喝,如今那些想法全部抛诸云天外,只剩下眼前这泡社前茶了。

见他一脸满足。茶馆老板摸着下面些些白须洋洋自得的说道:“不错吧!你们也是有福之人,要是来晚了,可指不定有这茶喝。”

接着,茶馆老板便说起这社前茶的来历,说着说着,又说起了他研究的茶道。蔡鸿鸣只能在旁边洗耳恭听,偶尔还奉上几句自己的浅薄见解。老板顿时将他引为知己,更加卖力的说了起来。

最新小说: 众筹卖玩具,鹰酱你慌啥 杨蜜怀孕后,我渣男属性激活了! 从武侠开始,肝出个天道圣人 大秦:妃子对比,嬴政笑了 团宠学霸小姑姑躺赢日常 我,胡塞领导人,只愿世界核平! 新生报到那天,秒杀战神导师! 穿成后妈,拯救疼痛文学校草男主 八零肥妻觉醒了 年代:开局娶女知青还带小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