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明天工 > 第二六一回 我有一个梦想

第二六一回 我有一个梦想(1 / 2)

?

启七年的春天,北京城显得比往年更热闹一些,皇会试,还有国士大会,都吸引了大量的目光,而在国士大会顺利闭幕的那一天,一份从辽东送来的战报,无为这次大会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一次是复辽军主动起的进攻,建奴此前虽然也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就算是汤站堡一战失利,损失也不过万余,骨干力量尚在。只不过最近几年以来,一方面建奴占领了沈阳、辽阳等辽东大城,虽然算不上大明繁华之地,但是同建奴原来的游牧生活相比,城市无更加舒服,而复辽军也一直没有攻出来,这就使得建奴在辽东有一个相对安逸的生存环境。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可能建奴的领都不会知道,进入辽沈以后,建奴的军队素质,其实是在下降的。

建奴人口基数不足,职业军队的数量并不多,多数是靠战时的临时征召,从青壮人口中抽调,因而受到的影响更大,很多青壮成为了奴隶主,想要保持从前的战斗力,显然不可能。

历史上,建奴在攻占辽沈以后,似乎并没有出现战斗力急速下降的情况,直到入关以后,八旗兵才很快****。

实际上,同样的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历史上的建奴在战场上不断获胜,所以战士能够在战场上得到锻炼,并且士气高涨,何况建奴的战斗力虽然不如从前生猛,根底还在,总要比那时候的明军强很多。

此外不可否认努尔哈赤,以后来的皇太极,都是一代人杰重要的是他们有进取之心,所以建奴依然能够在战场上不断赢得胜利。

而在这时空建奴占领辽沈以后,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然而复辽军虽然很少出击,无法威胁到辽阳和沈阳,但是防御做得很好奴无法像过去那样,通过劫掠明军占领的地区,获得必要的补给。

复辽军也并非历史上的明军,在险堡之战以后,特别是李彦回京,由骆养性执掌辽东军事以后始有意识地跟建奴对耗,这就使得建奴对明军占领地区的袭扰,甚至不能像之前那样,就算徒劳无功,也能够从容撤退在他们的每一次出击,都可能遭到明军的迎头痛击,付出惨重代价。

这就使得建奴的士气心态开始生变化果说之前建奴靠着一场又一场的胜利,逐步确立了对明军的心理优势然而心中对大明文化,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的璀璨文明比较仰慕,向往;那么随着军事上出现困境,在他们的心中,又重新出现了对大明的那种敬畏。

毕竟。女真曾经属于大明统辖。相对建奴地人口。人口规模达到上亿地大明。无疑是个庞然大物。让人生畏。

一方面。是建奴从游牧渔猎向地生活方式演变。另一方面。建奴无法通过战争获得补给。就使得他不能总是抽调青壮进行军事行动。大量地建奴青壮成为农田主。使唤汉人进行耕种。甚至直接成为种地地农民。久而久之。建奴军队地战斗力就在不断下降。

天启七年春天。正是万物更生、草长莺飞地季节。也是农民开始播种地时候。刚刚经过了权力斗争。还没缓过劲来地建奴。在冬季起地袭扰失败以后。这次居然没有进行类似地尝试。反倒是复辽军按捺不住。主动起进攻。在西线攻取了海州。东线攻占了凤凰城。两战皆捷。

建奴本来就不擅长守城。而复辽军地火器部队。又最擅长守城和攻城。如此对垒。没有想到复辽军会主动出击地建奴。自然是吃了大亏。连续丢失多个战略要地。

与过去明军地作战方式不同。复辽军在攻取这些地方以后。并不是筑城坚守。而只是就地扎营。弄一些简单地工事。好像等着建奴找上去似地。

事实上建奴在这个时候。要想动员大量地人丁起攻击。复辽军也有足够地时间反应。何况骆养性地战略目地就是对耗。建奴显然耗不起。承受能力要差很多。

辽东战场的形势,可以说已经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捷报传到京城,自然是人人振奋,李彦微微一笑,也由衷地感到高兴,如今外部环境稳定,是该进行内部建设的时候了。

在新的内阁当中,李彦成为仅次于孙承宗的内阁次辅,他的地位要比从前更高,不过分管的还只是兵部和工部,在内阁中,东林势力更大,进入核心的共和社成员,也就只有他本人同王国兴而已,不过申湛然、夏熙等中坚力量也有所收获,最让李彦满意的,还是通过明算科的科考,选拔了一些新式人才,成为基层办事的吏员。

明算科虽然不起眼,李彦却非常重视,

从全国选拔、吸引这方面的人才,还是打通了一条以让华夏系培养的新学人才,通过明算考试,进入传统的官僚体系,虽然说他们都还只是最基本的吏,而不能够做官,不过这些基层的小吏,有的时候也会非常重要,毕竟,他们是直接做事的。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