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活在乱世 > karlshiy评血腥的民主这章

karlshiy评血腥的民主这章(1 / 1)

?[原创]早期民主建立后,如何发展?评血腥的民主这章

总算写到这里了,这章写的虽然让人很不舒服,然而确是必须的一章。这章对后面的情节的影响应该是相当大的。这里面其实牵扯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早期民主是建立后如何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手段让它健康发展?

经济学家们用客观的数学模型(博弈论)为我们揭示了这么一个现象,简单的说,假定没有外力的强制约束(比如政府的强制性法令,以及背后暴力机器的威胁)那么,任何一个生产厂家都不会考虑环保问题。而考虑环保的的一些逆流者一定会被淘汰。而只要没有暴力约束做后盾,那么即便是工厂污染再严重,民间抗议再厉害,工厂主也不会考虑去改善自己的生产环境的。而这个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没有相应的制衡,工厂主们只会“短视”的用压榨劳工的劳力的方法来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果遭到反对,那么他们一定会优先使用自己的财力,采取暴力的手段镇压工人。而不是改进生产技术或者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因为人的惰性以及改进生产方式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尤其是,在剩余劳动力很多的时候,比如说小说里面流民千里,到了只要有口饭吃,做奴隶都有的是人的时候,那么这种压榨就自然而然了。而任何劳工们自发但不自主的反抗,都会被淹没在血泊中。说白了,经济学家们已经证明了,你不可能指望一两个资本家们偶尔的“爱心”或者少数人的“创新冲动”能改变这种情况。也不可能期待随着时间的流逝,资本家们会“幡然悔悟”开始搞社会福利,并把自己手头的权利分出去让下层人一起“民主”。实际上,人的自私性,让每个人都希望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小而不是越来越大。

但是,又是那个但是,这个状态不可能持续长久。因为,愤怒,不满会在被压榨的劳工中潜伏,野火会在地下奔涌。而流民千里的时候终究会过去,当大多数人都能吃上口饭,甚至说只要基本的社会秩序又建立起来的时候,那么这种不满就会开始显露和爆发。早期的这种活动就象一个无意识的婴儿那样凭本能躁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资本兼并时代到来,两级分化日益严重,一部分小资产者破产,加入了无产者的行列,为无产者提供了领导力量的时候,同时社会的缓冲层消失,那么大爆发就会到来。

这种爆发是具有毁灭性的,尤其是当底层人民在反复的受挫后,一种全阶级的失望开始弥漫,以及压榨的日益沉重,会让他们产生彻底毁灭一切的冲动。因为他们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如果这个时候有强大的外敌,那么内外夹攻下,政权的垮台就是可以预期的了。在没有外力干涉条件下,占据优势的资产阶级将取得一次大的胜利,然后,其中的开明派将会明白,如果不改善的话,那么这种暴动将会无休无止的进行下去,资产阶级能取得一次,两次胜利,但不会永远取胜。于是,一方面镇压了无产阶级的暴力反抗后,资产阶级会进行内部改良,开明派会取代顽固保守派,技术进步会取代单纯的暴力压榨。于是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然后走向下一个矛盾爆发点,即垄断。

然而,小说中这种超前发展的情况,特别容易让社会矛盾畸形发展。而由于超前发展,透支了很多科技水平进步带来的可能的缓冲。此外,冷兵器时代,技术的领先优势毕竟有限,在周边虎视眈眈的蛮族和旧封建主的包围下,内部再来一次大规模暴动,很可能就一下子完蛋了。同时,压榨也会使得大量技术工人逃亡到其他地方,把技术更多的带给周边的封建主,被更高级技术武装起来的封建主和蛮族,会像毁灭罗马帝国一样毁灭这个新生的奇特的政权。

因此,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不能单纯希望民主自身进行调整,他必须进行有效的干涉。特别是民主制度给了他这个方便。其实,只要稍微调整一下,给底层人民以最起码的保障和希望,就可以控制以后暴动的规模。主人公需要做的就是,让开明派资本家们的改革提前进行。

;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