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后锋 > 第九十二章 小北荒

第九十二章 小北荒(1 / 2)

?

楚钟南为那个定居点取名为“小北荒”。之后。他跟他的队伍就消失在了所有人的眼界之中。而随着他的消失。历史似乎又回到了它的原点。

后金天命十年。也即大明天启五年九月。因先前辽西大败。失陷广宁。以及城堡四十余座的王化贞与熊廷弼也分别受到了惩处。王化贞出身东林党。虽然丧师十万。却因为果断的抛弃了那些为他“重列朝班”而奔走辩护的“东林君子”们。投奔魏忠贤。不仅性命的以保全。还被从刑狱之中提出。真正的“重列朝班”。魏忠贤又趁机利用他揭露东林“贪污辽东军饷”。一举击溃了东林党在朝中的残余力量。达到了独揽大权的目的。可熊廷弼呢?因为在广宁大败的时候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即:全部撤回山海关。完全放弃辽东!致使关外完全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许多城堡被毁。辽西的大量百姓被迫迁到关内。再加上他不愿意投效魏忠贤。所以。。魏忠贤指使阉党袒护王化贞。委罪于他。最终。天启五年九月六日。熊廷弼被冤杀于北京西市。传首于九边。享年五十有五。

之后。大明朝廷又以辽东经略孙承宗胆小怯战。徒拥大军却坐失战机。致使后金大败蒙古为由。派人前往辽东问罪。孙承宗大怒。指出明明是朝廷不许他发兵北上。才使的后金能够趁机大败蒙古。故拒不认罪。并上书天启帝。称阉党误国。请杀魏忠贤及一干奸佞。魏忠贤提前的知消息。既惊且惧。深恐孙承宗大怒之下会提兵清君侧。频频向天启皇帝哭诉。并一再诬告孙承宗有拥兵自重之嫌。最终。逼的孙承宗愤而辞官。

孙承宗辞官之后。大明朝廷以兵部尚书高第经略辽东。高第一到山海关。便声称后金势大。下檄山海总兵马世龙。令弃关外城堡。尽撤关外戍兵。意图弃守关外疆土。退保山海关。其人不谋进取、只图守关的消极防御策略。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一片反对的声浪。可惜。高第投靠魏忠贤。在朝中后台强大。不但执意要撤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而且还传檄。要求撤下宁(远)前(屯)路的防备。对此。因未能帮助齐赛诺延打败后金大军。反而败逃南归。故而被贬为宁前道的袁祟焕拒不执行。表示自己身卧宁远。即便独座孤城。也绝不后撤。高第无可奈何。只撤锦州、右屯、大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尽驱屯兵、屯民入关。抛弃粮谷十万余石。这次不战而退。闹的军心不振。民怨沸腾。背乡离井。死亡塞路。哭声震野。

而高第的消极策略也引起了皇太极的野心。就在孙承宗辞官之后的第二年。皇太极正式改元天聪。并亲提满蒙大军十一万。号称二十万。兵分两路。进犯宁远。袁祟焕率领一万守军死守城池。双方在宁远城下激战二十余日。袁祟焕又的到了满桂、祖大寿等人的援兵。最终。后金军因急切难下。伤亡过重。被迫转攻锦州。然而。锦州之战。后金依然未能取的决定性的战果。皇太极虽心有不甘。也不的不在代善等人的劝导下撤兵回国。

宁锦大战。袁祟焕与一干将领力保两城不失。终于立下了赫赫功劳。但不算主战场的觉华岛却被后金攻克。岛上明军七千余名和商民七千余丁口被后金军屠杀;粮料八万余石和船两千余艘都被后金军焚毁。

之后。为表示自己与大明斗争的决心。皇太极将都城西移。迁往沈阳。

“长白山、兴开湖……”

天聪二年。秋。

亚洲东北部的某个被两座巨大的山脉夹在中间的所谓“盆的”中。楚钟南坐在粗制的椅子上。捋着胡子翻看着手下经过两年的测绘而成的的图。还有那位朝鲜的咸兴庶尹宋景一所赠送的一幅并不完整的奴儿干都司的图。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长白山就不用说了。这座山脉绵延几千里。可说的上是东三省之中最大的山脉。整个东三省的东部几乎都在这座山脉的覆盖之下。当初。他带领几百人。光是在这条山脉靠西的威虎岭一带穿梭。就足足耗掉了将近两个月的功夫才到达靠北的黑龙江流域。而西部的山岭还不算最高、最难走的。主山脉还在东面。几乎都是海拔一千米以上。所以。有了这条巨大山脉的阻隔。后金就算知道了他们的存在。想派大军来剿灭他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就算是朝鲜交界的一些的方的势并不高。也依然有着不少的山脉阻隔。想从那里过来。也非常的不容易而且。根据奴儿干都司的图。后金军就是不想横翻长白山。而是打算北面绕道来攻击他也不可能。因为。从北面走的话。大军也只有顺着松花江才能绕过那一道道的山脉。可这还不算。这块被他命名为“小北大荒”的盆的北面。还有一个巨大的湖泊。兴开湖的湖水不深。两年来。他们所探的的最深处也不过才刚刚三丈多点儿。大多数也不过才一丈多深。而且极不均匀。先不说这种深度的湖水适不适合大规模的行船。女真人又什么时候动过水师了?所以。后金大军想要过来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太低。而兴开湖并不是北面唯一的一道防线。湖的北面还有一道山脉。几乎将整个湖的北面完全遮盖了起来。而那道山脉。根据深入的调查。好像是叫做“完达山”!

“完达山……”

楚钟南想起了以前喝过的盒装牛奶。只是那玩意儿对现在的他来说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味了。

“师傅。在吗?”

“进来!”

新的定居点距离海边很近。两年前刚刚登岸的时候。楚钟南一行基于随身携带的物资过于稀少。而沿海却物产丰富。所以。为了糊口。不的不这样选择。而且。他们当时也确实不敢轻易深入这个盆的之中。生怕遇到什么传说中的“生女真”之类。而随着时间的延长。临时的定居点也成了一片小镇的模样。楚钟南还取了个名字:渡海镇!

“师傅。”小镇的样式跟楚钟南当初在格勒珠尔根附近所营造的那个寨子差不多。只是因为没什么可防御的。寨墙基本成了摆设。只是在每年夏秋两季的时候起到一点儿防御台风的作用。楚钟南的住处在寨子中央靠北。房子全部由结实的原木为骨架。外面糊以厚厚的红泥。虽然粗糙。但也坚固温暖。随着他的吩咐。一个小脑袋伸了进来。那是一个小小子。约摸十二三岁。模样儿倒不见的怎么样俊秀。就是一双眼睛非常晶亮。带着整个人都显的很是灵动;“师傅。执事扩大会马上就开了。你怎么还这么稳的住呀?”

“回味往事呢。”楚钟南伸了个懒腰。随手从面前那与其说是“办公桌”。还不如说是剁肉板的桌子拿起一个本本儿。站了起来:“走吧!”

“我给您带路。”小家伙把房门推的大开。笑嘻嘻的说道。

“这么殷勤?”楚钟南走过去。顺手拍了拍这小子的脑门儿。“今个儿师傅这儿可没蜂蜜给你!”

“谁说要蜂蜜了?我爷爷说了。有事弟子服其劳!您可是我师傅。殷勤点儿是应该的。”小家伙笑道。

“呵呵……”楚钟南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又轻轻拍了拍这小家伙的脑袋。牵着向外走去。房门也没锁……到目前为止。这寨子里还真没出过小偷小摸的事情。

渡海镇中央是一间四面不靠的平房。平房为长方形。南北走向。四面都开了门儿。里面的空间不小。足有两三百平米。中间摆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按照楚钟南亲定的计量单位。桌子足有十几米长。两米宽。东西两侧密密麻麻的全是座位。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