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大军阀 > 第一四六章 不好取名,厚颜求票

第一四六章 不好取名,厚颜求票(1 / 2)

?

接着讲了几次战例的刘氓并没有急着下课。而是与座下的学子们谈论起来,这些像故事一般的战例,通过分析,能使下座的近百人更清晰的了解什么叫做计谋。同样,连续讲课数个时辰的刘氓也颇为满足,终于过足了教师的瘾。

“主公所说三十六计,嘉与志才闻所未闻,不知可有眼福一观?”回到王府后,郭嘉笑着问道。

“三十六计,孤所得也只是残本,”刘氓摇头:“正要与你们商量商量。”这是实话,刘氓从现代穿越而来,三十六计也只知计名而已,内容大多忘了,毕竟重生前只是一位普通的学生,很难理解古代的计谋。虽是刘氓自己根据记忆编写,但为了尊重‘古人’,刘氓不得不以残本之说骗之。

重生之后刘氓自郑玄、卢植处学得兵法,并阅览各类兵书,才开始慢慢完善,也可以说是著作这本旷世名作。也只有开始动笔了。刘氓才发现,要写一部兵书十分不容易。根本不想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不但要写出战例,还要大量的事实分析,刘氓对此十分头疼。

刘氓在著策的同时,也在感慨:曹操这猛男,被张松忽悠一下,就一点不心疼的把自己注解的兵书给烧了,真是够大方。若是换作刘氓,估计就没那勇气烧书了,就算没用,留着纪念也是好的。

三十六计所辖太广,就算刘氓一直注意着此事,但还是有数计未能完善,刘氓也是今日讲课后才想到这本书并不一定要自己一人完成,可以与手下人一同解决的嘛。

“主公是说我等有机会续著此佳作?”郭嘉惊喜问道。

“你随孤来,”刘氓带着郭嘉来到书房,从书架中抽出一本薄本,递给郭嘉。

拿着重宝一般的三十六计,郭嘉开始仔细阅读,讲课时间有限,刘氓并没有讲多少计策,现在正是拜读的好时候。

“主公,此书囊括甚大,”郭嘉浏览一番,感慨道:“若是不能使之完本,当为人生一大憾事。”

“你可愿与续写此书?”刘氓笑问道。

“天下大儒甚多。郑玄、荀师均是才学惊人之辈,本无郭嘉续写的资格,但嘉对此策卷颇为心动,厚颜恳求主公,允许郭嘉参与续写。”郭嘉实话实说道。

“既如此,并战计的统筹编写就交与你了。”刘氓笑着说道:“还有败战计无人编写。”

“主公何不交与张松?”郭嘉笑道:“强闻博记可是他的强项。”

“如此也好,”刘氓点头说道:“有你们分担一部分,孤只需把前几策完善便可。”

“恭喜主公,获此奇策。”郭嘉恭维说道。

数日之后,刘氓在长安学院讲课的消息无翼而走,众人都知晓了长安王在学院的讲课内容。新颖的讲课方式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学院,所有的讲师都纷纷模仿刘氓的上课模式,一时间整个学院热闹非凡。

刘氓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满意的点头,极具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更快的为自己输送各类人才,毕竟这是乱世,要大展教育还得等到数十年之后。

目前来说,刘氓赋闲的时间渐渐多了起来,治下所有地盘都进入修养阶段,刘氓有更多的时间陪着自己的三位夫人以及儿子。年过一岁的刘翔已经开始牙牙学语,刘氓时常抱着他与之嬉笑。

“主公。您现在是轻松了。”郭嘉苦着脸跑来刘氓跟前说道:“陈群已经着手安排迁移的事情了。”

扶着小刘翔在矮塌上行走的刘氓轻轻嗯了声,问道:“羌族可有动静?”

“现在的羌族完全在主公的掌握中,就算有不满,又能如何?”郭嘉笑道:“何况现在羌族也算是名存实亡了。迁徙过后人口最多可能只剩二十余万了,其中大半都是老年男女,少年男子不足五万,中年男子已不足万人。”

“羌族的事情已经接近尾声了,”刘氓抱起儿子,沉声说道:“匈奴人也那排妥当,外族的麻烦已经渐渐远离我们大汉。”

“听闻乌桓已经依附袁家,”郭嘉说道:“乌桓部落已经开始为袁绍供应马匹,不知是好是坏。”

“乌桓一族,成不了气候,”刘氓摇头说道:“倒是鲜卑,孤也要着手对付咯。”

“鲜卑远在大汉百里之外,不容易。”郭嘉叹气说道:“外族乃是大汉数百年的心患,主公想要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得徐徐图之。”

“幽州不太平,你看我那族叔能撑多久?”刘氓便逗弄着儿子,边问向郭嘉。公孙瓒也开始动兵了,目标自然是占据着幽州西部的刘虞。

“若是袁绍不动兵,刘虞至少能晕公孙瓒斗个三四年,”郭嘉说道:“州牧大人在幽州的威望并不是公孙瓒能比的,虽然公孙家族在幽州也十分了得。”

“是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刘氓又爆出一句后世至理,“刘虞凭借幽州的民望就足与公孙伯硅周旋。但乱世,光有民望是不够的。”

“主公怕公孙瓒与袁绍联合起来?”郭嘉笑道:“幽州牧败得太快?”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