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大军阀 > 第八十九章 文举终落定,箭术第三轮

第八十九章 文举终落定,箭术第三轮(1 / 2)

?

第八十九章文举终落定,箭术第三轮

“今日乃是文举最后一场,所考为诗赋这一项。”刘氓站定高台,望着下百余参考文士,开口道:“今日之考核却是干系文举状元之名,望你等切莫错失良机,将此大好机会拱手让人。”

接过刘氓的话,荀爽起身说道:“今日第一考,乃是考校诗词,就以此次科举为题,限时一柱香时间,将所写诗词呈交上来,一份高低良次。”随着荀爽这句话说完,站在场中看守香炉的兵卒立刻用手中火引点燃炉中高香,而百余文士也立刻低头,提起毛笔或思虑或书写。

作为文举最后一场考核,刘氓自然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走个过场,而是耐心的坐在座上,静静的等待着。半柱香时间过去,以刘氓此时目力已经现有不少人已经停下手中毛笔,自信的将目光望向高台。

刘氓对此不做任何评价,一炷香时间写一诗,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后世常道七步成诗,却是比一炷香短了不知多少,而有时却也会一一整日写不出一诗。所以对那些提早一半时间停笔的家伙,刘氓既不表扬也不会去批评。

又过了半柱香,总算到了收卷时间。刘氓对身旁亲卫打个眼色,后者会意带着四五同伴步入考场,一齐将文士们手中白纸收起,然后交回高台。这其中也不乏一炷香时间过后却没能写出一诗的文人,或许是因为紧张,或许原本就无甚诗词天赋。

刘氓将接过手的‘试卷’交予身旁几位大家,开口道:“有劳各位先生阅卷了。”

“王爷客气,此生能遇如此盛会,岂会劳累?”荀爽笑呵呵的接过一沓纸张,然后将其分成数份递给其余几人。分完之后就开始呈递上来的诗篇,看着几位老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刘氓颇为庆幸这次科举能把他们请来。

几位老人老人时而皱眉时而欢笑,似乎已经沉醉其中。皱眉是因为所看诗词不太合格,而能让他们笑上一会的诗篇,最差也可以流传数十上百载的佳作。

当荀爽等人把脑袋从诗篇中移出,他们手上或多或少都拿着一两张答卷。作为资辈最老的名士,荀爽再次将众人手中的答卷收拢,一共十余份,然后开口道:“看来诗篇考校简单了些,老夫手中这些佳作,堪称当世经典。”

说到这里荀爽顿了顿,再次开口:“这些诗篇由何人所作,待老夫一一道来。“道科举”之作者王粲,“秋举”之作者崔琰,“文举”之作者郭嘉……“文举歌”之作者程昱,一共十一篇。”

“荀师所报之人名,将是诗词第一人的有力甄选者。”等到荀爽说完,刘氓开口道:“你们不妨歇息半个时辰,等待第二场作赋比试。”

第二场比文赋,时间再次拖长,改为一个半时辰,刘氓定力十足,一点也没感到烦闷。陪着身旁几位大汉仅剩的老一辈名士大家,谈天说地时间也过得飞快。

“时辰到。”随着监看时间的亲兵高声一句,摆放在考场东南角的大钟被兵卒缓缓敲响。刘氓点点头,身侧的文员们走下场将下方数十考卷一一收了上来。

文赋所考命题依旧是科举,其余没有任何限制,倒是有利于文士们临场挥。文赋不必诗词,看起来极耗时间,刘氓看看天色,也差不多是吃午餐的时候了,开口笑道:“今日之考到此结束,此卷留于王府,届时会将前三甲的诗赋公布于众。”

对着下数十文士吩咐完之后,刘氓起身虚引道:“众位大师,如今已是午餐时间,何不用晚餐再仔细阅览?”

“如此也好,这些就先收着便是。”几个老人互相望了望,最终还是荀爽代表他们开口。

“请”刘氓对这几人十分尊敬,开口笑道。

“王爷请”司马徽等人同样起身回礼道。

当众大师将文赋优劣一一分列完毕,已经是日落西山。派人将最后的诗赋考校的结果告诉刘氓,几位老人也是饿的不行。他们中午因为心中惦记着那些文赋所以都只是匆匆咀嚼一碟菜,就赶紧回屋阅卷,这一看就是一整下午,怎么会不饿?

“王粲为诗赋第一人,现在很难办啊?该把谁推上状元位?”刘氓看着手中成绩哭笑不得,文举五项,五项第一人都各不相同,让刘氓从中选出三甲不难,但要将三甲按大顺序排列,就十分伤脑筋了。“不过还好,武举尚未结束且军团大比也没开始,到时一起考虑便是。”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