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苏周天子 > 第四章 大周

第四章 大周(1 / 1)

? 傍晚,刚刚用过晚膳,坐在偏殿软榻上的苏秉桦正把玩着手里的一方印章,这是苏业交给他的,暖玉做成的印章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印章下方的刻字也颇有意思,是四个很怪异的苏字叠加在一起,印在纸上就像一堆乱码,这也是除苏秉桦亲身之外唯一能指挥阴司的物件。

阴司确实很神秘,这是一个只听从历代大周天子也即名正言顺的苏家家主命令的机构,它是大周立国百年得以掌控天下的王牌之一,一个完全由刺客组成的部门,它名字里的阴字也不是阴影的阴,而是阴曹地府的阴。

从晚膳前云太后过来,在与苏秉桦的交谈中经常走神瞟苏业一眼可以看出云太后多少是对这阴司有所了解的,但她从头到尾每一句话都没有提到这个不在她掌控的人一眼,只是将原本与苏秉桦共进晚膳的计划取消了。

现在这个偏殿依旧只有苏秉桦和苏业两个人,值班的太监和宫女都守在门外,虽然只相处了半天,但很有眼色的宫人们都知道这位年少的新皇帝不喜欢太多人去伺候,他们只要守在门外就好。

当皇帝不是个好活计,这是苏秉桦一开始就知道的,在晚膳的时候他更是对这一想法有了更大的感叹。

皇帝是天下万民的表率,维持礼仪就是皇帝最大的责任。苏周天子作为汉家正统,更是要时刻保持规范的礼仪。

所说不用像汉朝以前一样跪着吃饭,但盘着腿吃也不是那么好习惯的,更何况还有面对一大桌的菜。

帝王者是孤家寡人,一个好的皇帝不应该有特别的喜好,这句话作用在女人身上,就是皇帝不能专宠,应该在后宫雨露均沾,作用在膳食上就是皇帝吃饭一定要每道菜都吃,但不能多也不能少,吃饭的时候不应露出喜欢或不喜欢的表情,吃得不高兴了,你可以在吃完之后将厨子杀了,但绝不能让人知道你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即使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喜好,你也不能把它表现在明面上。

就像那些在外面的值班的宫人,他们可以在心里默默衡量皇帝的喜好,但谁也不敢在明面上说出来。

宫人们的想法是苏秉桦所不了解的,他不喜欢人伺候倒不是说他有多矫情,只是从醒来到现在,刚开始时初到陌生的坏境下让他有一种本能排斥感,后来是悲思之情影响了心情,现在则是他还想请教苏业一些皇家隐秘,有些事明显是这些宫人们永远也不该知道的。

比如暗部,阴司的上属部门。

当苏秉桦听到视云家为鱼肉的阴司还有上属部门时可谓目瞪口呆,心中顿时升起各种念头,想着这暗部真够大牌,我这新君继位,你们就派了一偏将来和我见面,但随后的了解才让他稍加平缓。

据苏叶讲不同于朝堂六部,暗部其实就一皇帝密卫的统一称呼而已,暗部有三司,分别是阴司、密谍司、双骑司。

其中阴司的主要工作便是杀人,阴司成立近百年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隶工民他们都杀过,大周自建国以来的数桩疑案都是他们奉历代皇帝命做的,可谓是诸位苏家皇帝最好用的武器之一。

而密谍司听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做的是情报工作,地方军营、世家宅院、高官府邸、深宫大内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可能装扮成一兵卒园丁,也可能是一丫鬟厨娘,通过特殊传递信息,再将其中隐蔽的有用的传递给皇帝。

至于双骑司,同样是一群情报人员,不同于行走墙院的密谍,双骑行走在民间,用赤脚和尚、算命道士、叫花乞丐和游方学子等掩饰其身份,与密谍司一起担任皇帝的耳目。

不过暗部的存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隐蔽,只要是人总会留下存在过的痕迹,更何况是一个存在了百年的庞大机构,除了行踪诡异的阴司一直给外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意外,密谍和双骑可以说在一定级别以上的人都知道的。

现在苏秉桦初继位,虽没有举行过登基大典,但已经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也是苏家的家主,密谍司和双骑司的负责人之所以没来,并不是他们打牌或不承认苏秉桦,只是因为他们死了。

对,就是死了,在十年前的一场政治斗争中,被先皇作为弃子扔掉了,幸存下来的余部暂时划入了阴司管辖。

听完整件事情的苏秉桦,在和脑子和的记忆通过认证,终于初步整理出了一个完整的朝代局面,对于所得出的真相,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可真是想骂娘了。

首先是这个朝代,可以确定这是个和前世地球类似的平行空间,历史的发展轨迹在汉代的时候有了一点小小的偏差,一直到了原历史的三国时期可谓是面无全非了,苏家是在百年前的中原又一次内乱中崛起,最终席卷了天下,成为这天下正统,其所处的年代按照苏秉桦的计算应该是原历史的唐朝末期。

至于这周的国号,就如历朝历代的开创者一样,是为了强调苏家正统地位的一种手段。

有民间传闻,说本朝太祖皇帝出生时掌心有一个易字,是周文王转世。对这种说法苏秉桦是不信的,就连效忠皇家的苏业都不信,因为这条消息最初就是由双骑司的人传出去的,可史书相信,还有专门的记载。

大周自太祖至今,苏秉桦是第七代皇帝,前面五位都还好,可这先皇帝真是给苏秉桦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苏秉桦这辈子的皇帝老爹在位二十多年,刚登基时明显是准备大展宏图的,这一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的变法,结果当然是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可谓是举步维艰。

这先皇帝景宗也是个牛人,眼看在平稳的国内变法阻力太大,就将目光转向了周边的邻国蛮夷,想以平族灭国的千古功业来推进国内变法,可惜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连年的战争没有取得太大的功绩,反到是将大周前五位帝王填满的国库粮仓消耗一空。

眼看这变法失败,战争失败都已成定局,景宗干脆撂挑子不干了,把自己缩了起来,整日纵情歌舞,其代价就是皇家暗部的密谍司和双骑司被损失惨重各大世家挑出来泄了恨,参与变法的朝臣死地死,流放地流放,要不是大周前五代帝王留下的底子够厚,周景宗差点就做了亡国之君。

也是自半年前病倒之后,周景宗才开始反思起来,不想最后大周朝是因自己而亡,这才启动了多年未开的暗部,经过反复琢磨之后又立了苏秉桦为下代皇帝的原因。

不是苏秉桦有什么隐藏属性吸引了景宗,而是在现在的朝局之下,国家需要一个平稳的皇帝,苏秉桦性格平庸,本身可谓是无才无德,景宗要的就是他的无才无德还胆小怕事,这个天下已经经不起在一次折腾了,苏秉桦上位可谓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需求。

至于以后?

就看苏秉桦的儿子们了,可以说周景宗是在堵。

“搞了半天,我就一过渡工具。”这是苏秉桦在弄清事情始末之后脱口而出的感叹。

苏业在旁边没吱声,显然是默认了这一事实。

至于这个国家的正真继承人,也就是苏秉桦未来儿子的培养,想来周景宗早有安排,可能是现在年仅三十五岁的云太后,也可能是身边这个不到五十,身体硬朗的阴司指挥使。

真是一个符合周景宗一生作为的计划,看着就漏洞百出,他变法要是能成功,那可真就是拿历史开玩笑了。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