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十三章 不是战斗,是屠杀

十三章 不是战斗,是屠杀(1 / 2)

?

天空压得特别低。天色是灰蒙蒙的。太阳就像是输了个精光的穷光蛋没精打采的。懒散散的挂在半天中。一团团浮白的云彩在天空中沉重地、徐徐地移动。

寒风一无阻挡。长驱直入。还夹杂着气势汹汹的呼啸声。冬天的田野。显得特别空旷、辽阔。

村里的柴草堆不时的被寒风吹得飞翻起来。大树像强打精神一样。在呼啸的冬风中尽力站稳身子。让自己的枝条和风吵闹着。摇晃着。时而还可听到树枝的折裂声。

浮泽。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因为今天。在历史的书卷上留下了一笔不可抹去的记忆!

低沉雄浑的军鼓隆隆响起。尔欢一身戎装骑在高大的战马上。拔出腰刀向前用力一挥。严阵以待的清兵顿时便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向前。呐喊声。战鼓声。战马的嘶叫声顿时响彻云霄。

八千清军一涌而出。他们面对的是严正以待的五千中华军---第一旅一团、第二旅全部。外加三百出头的骑兵营。余下的辎重营、医护营什么的都安安稳稳的待在后面。各自忙活着自己份内的事。

阎吉仁立于后阵。他身边放的是三百骑兵。围歼伊敏那一战。骑兵营战死了八十多人。受伤的更是多达二百余人。现在出阵的这三百人中。一小半人马都是裹着伤口在骑马。

阎吉仁的前方。三个整编团一字排开。一旅一团居中。二旅的两个团分列左右。每团所辖地三个营呈倒“品”型列队。这样的阵型是中华军训练时经常常用的一种列队方式。它所针对的敌人就是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清军。而在对面地尔欢。眼前的逆匪简直就是一群白痴、笨蛋。如此阵型都快让他笑掉大牙了。

尔欢此次前来带的有潮州镇所有的火炮。劈山炮、将军炮等等三十来门火炮形式不一。质量更是千差万别。但却是壮足了清军地士气。

两军对阵之时。尔欢自然想靠得近些。至少也要在一百丈之内。因为他带来的火炮就能打这么远。这些大炮平日里也就是做个样子唬唬人。放那几十年来都没几人去动它。缺少维护炮管什么的少有完好无损的。能打个百来丈已经是好的了。

尔欢一门心思地往上靠。中华军却不怎么配合。只要已接近一百五十丈他们就后撤。这么来回拉了两次。尔欢也看出了一二。在嗤笑中华军胆小的同时索性放弃了火炮。于是双方终于在浮泽空荡地原野上摆开了阵势。

阎吉仁对于嗷嗷叫着冲来的清军根本不屑一顾。如此老旧的战法在这种可以完全发挥出火器威力的地形使用。在他看来就是在找死。自己的身后可是放了整整一百门大炮。对付眼前的这点敌人实在是太容易了。“命令炮群。于敌进五十丈时开炮。每炮位五发连射。五发漫射。传令锋线部队。炮群开火之时。立刻出击。”

“是”。传令兵接到命令后立刻打起了旗语。马上将命令通知了步炮两方阵地。同时。另几名传令兵骑着快马火速赶往目的地。双保险。为地是更保险。

“敌进一百丈”

“敌进八十丈”

“敌军六十丈”

“敌进五十丈。速开炮。”望手快速的明报着清军的距离。

“开炮!”一旅旅属炮营营长曹海成冷静的下达着命令。依旧举着望眼镜看着扑上来的清军。这些人在他看来已经是死人了。他的身后。二十四门大炮(却一连)排成了一道长龙。乌青的炮筒在在懒散的阳光下散发着幽暗的光芒。凝重而又阴森。他的左边是二旅旅属炮兵营地四十门大炮。右边是三个团属炮兵连地三十六门大炮。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清军过来下酒了。

炮口根本没有调动。因为浮泽战场地地理数据早就发给了他们。在战场位置确定不到一刻钟。他们的炮口就已定位了----中后部。

一阵隆隆的炮声过后。苦味酸装填的高爆弹穿出白色的火药烟雾。在天空中化处美妙的弧线。伴随着一声声锐啸带着长长的尾音降落了下来。轰轰然的一声在中华军阵地前爆炸开来。每一团浓烟猛地腾空而起。就有几个不幸的清兵碎成了漫天碎肉。这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颤抖了起来……

胸腔里的空气好似在瞬间凝固了。每个清兵感到了那黑云压城一般的破灭。自己好似眨眼间进了十八层阿鼻地狱。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