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 枪炮(1 / 1)

?

“很遗憾。尊敬的阁下。”奥金涅茨习惯性的耸了下肩膀。无奈的摊开了双手。“俄罗斯的枪炮较之中华国确实还有一段距离。”

奥金涅茨很认真的向和说道:“阁下。中华军的步枪和火炮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武器。而且他们的管制十分的严格。外人根本无从的知其中的工艺。”想起阿纳托利夫斯基在闲谈时提到的一件事。奥金涅茨禁不住皱起了眉头。“阁下。在世界的另一端有几个国家。瑞典、丹麦、波兰。几年来这三个国家从中华国引进了大批火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国家的实力。从那里传出的消息来看。中华国的枪炮制造水平很高超。同样的铁炮。他们的质量优越不说。价格还十分的便宜。而且制造周期很短。”

和眉头禁不住一皱。如此说来这中华国的枪炮不仅满足了自己所需。还可以大量的外销。这事大了。“什么样的火炮?是他们自己使用的。还是像你们俄罗斯装备的那样的?”事实上和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肯定不会是中华军自己使用的那类炮。这事放到自己身上也会如此。但他还是要确认一下。这一点对他估计俄罗斯的枪炮水平很有用。

奥金涅茨自己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很轻易的说出了答案。“阁下。中华国出口到瑞典等国的火炮。水准大致同欧洲诸国现在使用的一样。前装滑膛炮。”

“这种炮最好的材料是青铜。但是在欧洲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拥有大量的铜矿的。就像贵国一样。”奥金涅茨作为商务大班。自然知道清帝国的所需品中税收最低的就是黄铜。“因此很多国家并不能装备上足够的青铜火炮。于是就产生了大量的铁炮。这种炮很不好。射程近。还容易炸膛。而且使用寿命也很短。”

“在欧洲英格兰的铁炮最好。它的性能几乎能比的上青铜炮。同样的是它的价格也很高。比我们自己制造的铁炮要高出三四倍。”奥金涅茨想到了俄罗斯的军队。悍勇善战。但装备上确实是比不上英格兰、法兰西、普鲁士等国。没办法啊。都是钱给逼的。“阁下。军队的装备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并不是你想换就可以换的。即使你掌握了最先进的工艺。可铸造枪炮所需的钱财也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数目。”

这个和当然知道。干什么不要钱啊!不说是全火器的部队。就是现在大清朝的军队一场大仗下来那也是银河滚滚。废弃的刀枪兵器。士兵的军饷钱粮等等。那个不要钱。

不过奥金涅茨的话让和很是担忧。十年前那些个逆匪凭着手中的火器以两三千人就横扫了一万多西班牙红毛。虽然大半原因是那些个西夷战力很差劲。但这也说明了他们手中枪炮确实比不上那些个逆匪。如今引进的还是那种水准的火器。顶的了用吗?

“奥金涅茨。你们俄罗斯打仗时若是碰到了武器性能强于自己的敌人。你们会怎么打?”和这一问即使他内心渴望知道的。也是他感到好奇的。

奥金涅茨有点回过味儿来了。看来今天之所以召自己前来主要就是为了南边的中华国啊!眼前的这位和中堂在北京城的名声并不太好。搂钱很有一手。但似乎并不是一个能够……不过这又挨着自己什么事了?只要眼前的这位能高兴。那不是什么都好了。

奥金涅茨打定了主意。就是要抱紧和的大粗腿。稍一考虑就回道:“阁下。我们俄罗斯最大的死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依靠的就是勇猛善战的骑兵。我们两国从十六世纪末到现在。已经维持了二百年的战争态势。”

“步枪的齐射威力相当大。但步枪装填太慢。对于步兵还有用。但对骑兵而言。一二百米的距离一闪就过。即便是有大炮助阵也不一定能够阻挡住大规模骑兵群的冲锋。”奥金涅茨语气极为肯定。每一个俄罗斯人都不会忘记凶悍的土耳其骑兵。还有他们勇敢的哥萨克。

对于和的目的奥金涅茨大致上了解了一些。可他有一点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一小伙流亡他乡的叛逆都可以造出如此精良的武器。而作为统治这片土的的主人----清帝国竟然造不出呢?

奥金涅茨疑惑的望着和。惊奇的问道:“阁下。有一点我不明白。不知道可否向你请教一二?”

“哦。可以啊。你问吧。”和答应的很轻快。

“这一点很奇怪。一伙无处藏身的叛逆都可以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枪炮。那么为什么帝国政府不可以……”奥金涅茨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和。渴望从他那里的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吖。吖……”和长了半天嘴。还是没说出话来。你让他怎么答?但和毕竟还是有急智的。一缓的工夫就想出了一个“答案”。“你要知道。我大清的覆万里之遥。人口万万之数。民心羼杂。并非皆是善良百姓。如果这造器之术广为流传。闹起哄子来岂不是要出大事?”

和说的有些隐讳。但奥金涅茨还是听的明白。清帝国国土面积太大了。皇帝招呼不过来。人口也太多了。民间又有一些野心勃勃之辈。这枪炮之术要是流传出去。就要起大乱子了。

奥金涅茨很无语。世界上那有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本来就没有)。但事实就摆在那儿。你又不能不信。实在让他很无语。因为在奥金涅茨看来。中华国本来就一群逆匪。他们手中的技术是怎么可能超过政府呢?特别是统治这片辽阔土的的强大帝国。所以。他选择了相信。

“阁下。那么贵国是否准备开启这些技术呢?”奥金涅茨有点急切的问道。假如清帝国开启了这方面的技术。那么就有大买卖可做了。北京城的人身控制可比不上那边。有的是机会。那南边就不一样了。卡的严实实的。据说最近的两三年内在中州英格兰、法兰西的间谍已经被公开处死二三十人了。

摇了摇头。和轻轻的说了一声“不”。看着奥金涅茨惊诧、奇怪。不敢相信的目光。和笑道:“奥金涅茨。本中堂今个让你过来就是为了同你们做上一笔生意。可不是要开那个。”紧接着他又问道:“你们在东北那可筹备出多少燧发枪和火炮?”

奥金涅茨一愣。马上察觉出这是一笔大买卖。心中默默一算。“阁下。我可以筹备出五百支燧发枪和三十门大炮。这是商业性质的。如果阁下可以出示一张贵国的官方购据。我有把握调集一千五百子燧发枪。和无视门以上的大炮。”

“那好。就按你说的办。”和连价钱都不问一问。“明天你到户部拿条子。量是越多越好。”

看着一脸带笑的奥金涅茨。和眼珠子一拐想出了一个点子。不经意的问道:“你这些枪炮是否都是新的?质量可否有保证?”

“这一点请阁下放心。枪炮是绝对没问题的。我可以拿自己的性命来保证。”如果是在俄罗斯。奥金涅茨就会说是用自己家族的荣誉来保证。可这里是北京城。他知道在这个的方自己家族的荣誉一钱不值。而且这个的方。办错了大事多是要砍脑袋的。

和满意的点了点头。轻笑道:“本中堂是不会要你脑袋的。但这事太过紧要。是要送去前线的。你给那边的通个信。让他们招一批熟悉枪炮修理、维护的人来。至少要十个人。沿途护送。不可有丝毫的马虎。”看着一脸不以为然的奥金涅茨。和嘴角翘起一丝讽笑。“这批人都是要跟着上前线的。手艺一定要过硬。这事情若是办好了。本中堂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慢慢的可了一口香茶。和对着眼冒金花的奥金涅茨道:“你们能招来十个人。本中堂赏你们五千两银子。招来二十人。赏你们一万两银子。能招来三十人。给你们两万两银子。”

奥金涅茨两眼直放金光。这是什么买卖。太好做了。正要答话。就见和脸色一沉。“若是其中有一个不够格的。本中堂拆了你们的商馆。”

奥金涅茨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连连应是。指天立的的发誓一定不负和所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此次交易。

不过和的诱饵还没抛完。看着已经“吃饱喝足”了的奥金涅茨和决定今天把他给“撑死”。“如果。这件事办的好。本中堂马上向皇上请命。恢复在恰克图的商贸;若是办不好。不仅在京的商馆要拆。连尼布楚的商贸也要给你们停了。”

一听恰克图的商贸竟然可以恢复。奥金涅茨的激动就甭提了。那可是中俄贸易的中心啊!自从乾隆四十九年。清廷关闭了恰克图的互市。中俄贸易陡然间缩水了一半还多。单靠一个偏远的粗鲁海图那里忙的过来。本以为每个三五年是开不了的。没想到今个……“阁下请放心。我以上帝的名义立下誓言。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此次贸易……”

ps:正文三千字够了。

传一段:在恰克图条约(雍正五年/一七二七)中。规定了在北京互市外。又增加恰克图和尼布楚的方(后定在粗鲁海图)两处边界贸易。其中恰克图的贸易日益增长。很快就成为中俄贸易的一个中心。十年以后。中国方面打算停止北京互市。所有在北京的贸易。都移到恰克图进行。但是。沙俄不仅置中国意见于不顾。继续派商队前来北京。而且违背条约。在恰克图边界私征税收。戕害卡官。越界游牧盗窃。私释窃犯。因此。清廷在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停止北京互市。在二十九年(一七六----四。没天理了。64都禁止)、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和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先后三次停止恰克图贸易。进行制裁。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