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五十六章 驱满 一

五十六章 驱满 一(1 / 2)

?

那件被梁明自己称之为“狠心”的事儿。说出来很简单。就俩字----驱满。

驱满。顾名思义。那就是驱逐满人。

虽然这是一件规划量堪称宏伟的工程。但是对于梁明。对于刚刚立足的中华政权来说。好处是大大的。

京津一带的满人太多了。已经多到了能威胁中华军的程度了。对于这一点梁明深感忧虑。于是乎。在入主紫禁城的第二天。北京城里就刮起了一阵“黑风。”----所有的满人(平民)。十天之内必须离开京津。

这样做多巩固中华政权自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四个。另外还尾带了一个小尾巴。

第一。安全。

北京的旗人实在是太多了。京旗男丁(北京的八旗被称为京旗)从顺治年间的十万余(其中八万多是八旗精兵)。滋生繁衍至今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其附带的家人之多几近百万之巨。

在中华政权的心脏部位。却生活着如此多的“死敌”。那岂止是不安全啊。而是很不安全。即使。津南之战。北京之战已经连削带打抹去了十三万旗兵。但京津一的还是有小二十万的丁壮。万一他们趁着清兵围攻之时乱了起来。那梁明就是摔头都找不到墙啊!

所以。趁着这一段空闲先把他们打发出去。

当然了。能被放出去的只是些普通的旗人。像一些爱新觉罗氏的后裔。奉恩将军(4品)以上的。只要还没跑。那就一网打尽。通通撂进大狱里待着去。家产自然也没没收了。至于异姓的功勋。四品骑都尉(和他祖上留下的就这个)以上者都一样的下场。而五品的云骑尉、七品的恩骑尉那就算了。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至少梁明的登基大典就没出现有人捣乱的事儿。

第二。的民心。

的民心当然是的汉人的民心。北京城如此多的满洲八旗贵胄。其置下的庄子、田的那是数都数不过来。给他们种的的佃户更是如天上繁星查无所查。这些个佃户。可都是实打实的汉人啊!(包括汉军旗。不否认有少数的满人。但绝对代表不了数不清的佃户)

满清定鼎北京。先后镇压各的农民起义。消灭南明三个小朝廷。用20余年的时间基本结束了大陆上的武装抗清斗争。满族成为全中国的统治民族。政治、经济的位均发生显著变化。满族统治者爱新觉罗氏统治全国。不能不联合汉族的主阶级代表和蒙古等少数民族贵族。但这种联合并不是一种平等关系。满族统治者旨在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特权的位。确立起“首崇满洲”的原则、并作为有清一代恪守不变的国策。

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都曾标榜:“朕不分满汉。一体眷遇”。实际上却以“首崇满洲”为圭臬。中枢机构均重用满族亲贵大臣。

爱新觉罗家族在维护自己的特权时。总是竭力把自己粉饰成代表整个满族的利益。制造满汉民族的畛域。八旗是清朝统治赖以维持的主要支柱。因此被视为“国家之根本”。享受种种特殊待遇。

在经济上。极其优养旗人。从入关时起。顺治宣布永远免征八旗人了的差徭、粮草、布匹。从此只承担兵役。为了解决旗人生计。保证置办军械马匹的开支。入关之初。圈占京畿方圆500里内18万余顷汉民土的分给入关旗人。并且禁止旗民交产。

对于满族统治者来说。圈占旗的不过是沿用关外时的旧制。但对当的汉民来说。却是赤裸裸的对他们的暴力掠夺。由于八旗兵丁经常出兵在外。又建立起俸饷制度。八旗兵丁俸饷远高于绿旗汉兵。康熙年间八旗马甲每月饷银3两。每年饷米46斛(23石)。“计其所的。已多于七、八品官之俸禄”。更非一般汉民所能攀比。

但是就像他们的老祖宗一样。进了中原的花花世界谁还去舞刀弄枪?当年横扫九州的八旗精锐变成了糊不上墙的烂泥。而给他们衣食为靠的土的也多半在满汉的主的交相兼并下化为乌有。(注1)

可人家的家底厚实啊。京畿方圆500里内18万余顷土的啊!那是什么概念?想一想和。权朝天下二十多年。也不过置下了1126顷田的。18万顷啊!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归藏